诗词原文栽松二首(其二)唐·白居易小松未盈尺,心爱手自移。苍然涧底色,云湿烟霏霏。栽植我年晚,长成君性迟。如何过四十,种此数寸枝?碧梧翠竹手所移,应与青松各千尺。君不见长安城中一尺松,连根带土移入宫。百尺森森拂玉霄,五陵年少莫相嘲。作者及朝代作者:白居易朝代:唐代作者简介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
最新内容
涓滴成河成语的拼音是"juān dī chéng hé"。1、涓滴成河的拼音: juān dī chéng hé2、涓滴成河的释义: 形容一点一滴的水不断积聚,最终汇聚成一条河流,比喻积少成多,小事物也能积累成大的成就或影响。3、涓滴成河的出处: 这个成语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广为人知的单一出处,它更多地是作为一种普遍的智慧或成语在民间流传,它可能源于古代人们对 …
诗词原文思故园唐·韦庄蜀山嵯峨归未得,盘盘先垅临川侧。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登临不暇远怀古,落日萧萧芦荻中。作者简介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早年屡试不第,后因黄巢之乱避乱江南,开始从事文学创作,曾任前蜀宰相,谥号 …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五郎十岁未知学,嗟我何为长远道?”,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送杨氏女》,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送杨氏女》唐·韦应物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 …
涓滴不遗成语的摘要:涓滴不遗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指一点一滴都不遗漏,形容极其细致、周全,不遗漏任何微小的事物或细节,常用于形容处理事务非常认真细致,确保没有任何遗漏或疏忽。1、涓滴不遗的拼音:juān dī bù yí2、涓滴不遗的释义:涓滴:细小的水流或水滴,遗:遗漏,形容极其细微的东西也不遗漏,形容极其细致周到,一点也不遗漏。3、涓滴不遗的出处:这个成语最 …
诗词创作题目:忆往昔朝代:唐代作者:李暮云原文:昔日风华映日边,文章不如仲氏贤。叔氏最少今亦老,岁月匆匆梦已烟。书卷空留千古恨,江山不改旧时颜。凭栏独忆前尘事,泪湿青衫又几年。作者简介李暮云,唐代中期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仅知其才华横溢,擅长以诗寄情,作品多抒发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其诗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深受后世文人墨客喜爱。译文回想往昔,那 …
涓滴不漏成语的释义指的是一点一滴都不外漏,形容极其周密细致,毫无遗漏或丝毫不差。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的管理、计划或执行工作非常严谨,没有任何疏漏之处,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言辞或行为十分谨慎,没有留下任何把柄或漏洞。1、涓滴不漏的拼音: juān dī bù lòu2、涓滴不漏的释义: 形容极其细微的东西也不遗漏,或者指液体、财物等一点不漏失,形容管理或控制得非 …
诗词原文兄弟情朝代:清代作者:佚名(因无法考证具体作者,故以“佚名”代之)兄虽管库实父荫,弟窃微禄承君恩。手足情深同根生,宦海浮沉共晨昏。作者简介由于此诗作者为佚名,我们无法得知其具体生平事迹和创作背景,但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兄弟情谊的深刻理解和表达,或许是一位在官场中浮沉,同时珍视家庭情感的文人。译文哥哥虽然在官府中管理仓库,但实际上是依靠父亲的荫庇;弟 …
涓埃之力成语的拼音是"juān āi zhī lì"。这个成语用于形容力量微小,像细小的流水和尘埃一样微不足道,但即使是这样的微小力量,也可能在某些情况下发挥重要的作用。1、涓埃之力的拼音: juān āi zhī lì2、涓埃之力的释义: 涓埃之力形容力量微小,如同细小的流水和尘埃一样微不足道,但即便如此微小,也仍然是一种力量或贡献。3、涓埃之力的出处: …
诗词原文题书斋壁朝代:宋作者:刘过我家蜀西忠孝门,无田无宅惟书存。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作者简介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临安,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