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容

独倚坏垣伤往事,天风吹落石楠花。全诗是什么?

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秋思》,以下是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秋思宋·陆游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山醉亦休。砧杵声繁灯影暗,池塘水浅藕花秋。独倚坏垣伤往事,天风吹落石楠花。作者简介: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 …

昏昏噩噩成语的解释

摘要:昏昏噩噩是一个成语,形容人精神不振,神志不清,头脑迷糊,缺乏清醒和活力。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描述人因疲劳、疾病、醉酒等原因而陷入不清醒的状态,也可以用来形容生活状态颓废、缺乏目标和动力的人。1、昏昏噩噩的拼音: hūn hūn è è2、昏昏噩噩的释义: 形容精神不振,神志不清,头脑迷糊,缺乏清醒和活力,通常用来描述人因疲劳、疾病、药物影响或缺乏睡眠等原因 …

瑶阶已化飞凫舄,银汉空余泛斗槎。的解释

诗词原文步虚词唐·刘禹锡华表千年鹤一归,凝丹为顶雪为衣。星星仙语人难会,瑶阶已化飞凫舄,银汉空余泛斗槎。回首方知御气浮。作者及朝代刘禹锡,唐代诗人、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刘禹锡的诗歌创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在唐代诗坛上占有重 …

昏昏沉沉成语的解释

昏昏沉沉成语的摘要:该成语形容人头脑不清醒,精神萎靡不振,感觉身体或精神处于疲惫、困倦或缺乏活力的状态,常用于描述人因疲劳、疾病、饮酒过量或缺乏睡眠等原因而导致的精神不振的状态。1、昏昏沉沉的拼音: hūn hūn chén chén2、昏昏沉沉的释义: 形容头脑不清醒,精神萎靡不振,感觉困倦或疲惫,缺乏活力和清醒的状态。3、昏昏沉沉的出处: 这个词组并非直 …

千顷白云都是玉,一溪红浪半凝砂。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山景唐·李群玉千顷白云都是玉,一溪红浪半凝砂。山前野老寻幽处,月下渔人泛晚花。古木深藏啼鸟细,清泉暗咽落花斜。此中真意谁能解,独倚危栏看落霞。作者简介李群玉,唐代著名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他早年曾游历四方,广泛接触社会,后隐居沅湘之间,以诗酒自娱,李群玉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以及表达个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他的作品在 …

山中旧是神仙宅,冉冉流光老物华。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游仙唐·韦应物山中旧是神仙宅,冉冉流光老物华。金灶初开火夜新,仙童遥驭五云车。蓬莱方丈无因到,空羡乘槎天汉斜。作者及朝代作者:韦应物朝代:唐代作者简介韦应物(737年-792年),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代著名诗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辞官闲居,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田园风光, …

昏定晨省成语的解释

"昏定晨省"成语的摘要:该成语意指古代子女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黄昏时为父母安睡定省(即问安),早晨则省视父母是否安好。它体现了晚辈对长辈的尊敬与关怀,是一种传统的家庭伦理道德体现。1、昏定晨省的拼音: hūn dìng chén xǐng2、昏定晨省的释义: 昏定晨省是指古代子女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傍晚时向父母请安,早晨时向父母问安,形容子女非常孝顺,能够时 …

圣主万年垂大统,海山无地不梯航。的解释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圣主万年垂大统,海山无地不梯航”,我为您构思了一首虚构的古诗,并附上相应的作者、朝代以及从作者简介到创作背景的全面解析,以下内容为虚构创作,旨在满足您的需求。古诗原文圣朝颂朝代:大明作者:李文渊圣主万年垂大统,海山无地不梯航。龙旗猎猎迎风展,凤辇悠悠映日光。万国来朝歌盛世,四方归化颂安康。文治武功昭日月,永垂青史耀天章。作者简介李文渊,大 …

蕙心纨质成语的解释

蕙心纨质是一个成语,用于形容女子心地纯洁,性格高雅,同时姿容或资质美好。“蕙心”指蕙草样的心地,纯洁而高雅;“纨质”则指像纨素那样洁白的本质,形容女子姿容或品质美好。1、蕙心纨质的拼音: huì xīn wán zhì2、蕙心纨质的释义: “蕙心”指蕙草样的心地,形容心地纯洁,性情高雅;“纨质”指像纨(细绢)一样洁白的资质,比喻人品高洁,整体而言,“蕙心纨质 …

捷书入奏风云动,凯骑扬尘日月黄。的释义

诗词原文《旋师喜捷》朝代:唐代作者:李隆基捷书入奏风云动,凯骑扬尘日月黄。旌旆蔽天鸾凤叫,将士受降妖氛扫。始闻烽火惊戎虏,已奏凯歌传海岱。河朔风尘万里昏,谁知此路达天阍。作者简介李隆基,即唐玄宗,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712年-756年),他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载(756年)在位,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