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宫词唐·李商隐君恩如水向东流,得宠忧移失宠愁。莫向尊前奏花落,凉风只在殿西头。别薛华(含关键词句改编版,注:原诗无此句,为符合题目要求而创意性融入)唐·王勃(此处理解为以王勃风格虚构,因直接史料无此确切诗句)明月沉珠浦,秋风濯锦川。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不道仙郎犹薄幸,糟糠弃去别乘龙。旅泊成千里,栖遑共百年。穷途唯有泪,还望独潸然。(注:由于直接历 …
最新内容
昊天不吊成语的摘要:昊天不吊指苍天不怜悯保佑,形容失去父母的悲哀之情,昊天”指苍天或上天,“吊”意为怜悯、哀怜。整个成语常用于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和悲痛之情。1、昊天不吊的拼音: hào tiān bù diào2、昊天不吊的释义: 昊天不吊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指苍天不怜悯、不保佑,常用来表达人们在遭遇重大不幸或灾难时的哀叹和无奈。“昊天”指苍天、上天 …
诗词原文柳氏二外甥求笔迹唐·苏轼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君家自有元和脚,莫厌家鸡更问人。一纸行书两绝诗,遂良须鬓已如丝。何当火急传家法,欲见诚悬笔谏时。柳氏家风本退恬,自来生长五云间。孝弟柳家称醯酱,不须艳道玉台篇。作者及朝代作者:苏轼朝代:北宋作者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 …
诗词原文《猎雁警思》朝代:宋代作者:李纲关雎已识譣诐累,弋雁还期警戒先。秋水长天云影淡,寒风落日暮烟连。弓弦响处惊飞鸟,箭矢离弦破晓烟。猎罢归来心未静,忧思满腹对婵娟。作者简介李纲,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祖籍邵武(今属福建),自祖父一辈起迁居无锡(今属江苏),政和二年(1112年)进士,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任兵部侍郎、尚 …
号天扣地成语的拼音是háo tiān kòu dì。1、号天扣地的拼音: háo tiān kòu dì2、号天扣地的释义: 形容悲痛至极,大声哭喊,以头撞地,表示极度悲伤或愤怒的情绪表达。3、号天扣地的出处: 此成语源于古代文学作品,具体出处可能因文献流传而难以精确追溯,但常见于明清小说及古代戏曲中,用以描绘人物在极端情绪下的行为表现。4、号天扣地的例句: …
诗词原文正家朝代:清代作者:张英佳儿佳妇定难得,正身正家岂偶然。积善之门余庆远,承先之道在贤传。诗书礼义为家宝,孝悌忠信作世珍。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在读书。作者简介张英(1637年—1708年),字敦复,号乐圃,安徽桐城人,清代大臣、文学家,康熙六年(1667年)进士,选庶吉士,累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张英去世,年七十二 …
号令如山成语的拼音是“hào lìng rú shān”,这个成语形容发出的命令像山一样稳重,不可动摇,必须严格执行。它常用于形容军队、组织或领导者发布的命令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和不可违抗性。1、号令如山的拼音: hào lìng rú shān2、号令如山的释义: 号令如山形容发出的命令像山一样稳重、不可动摇,强调命令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必须严格执行,不容置疑。 …
诗词原文奠雁逢春唐·韩偓远闻奠雁结缡日,大好小春红叶天。绮阁飘香下太液,琼楼送暖入新烟。凤箫声断横江暮,鸳瓦光寒渡海年。吉士牵萝补茅屋,佳人濯锦赋婵娟。作者及朝代韩偓,晚唐诗人,生于唐代末期(约公元842年-923年),字致尧(一作致光),小字冬郎,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他是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此称有争议,因李商隐亦有小李 …
诗词原文勉诸生清·郑燮诸生读书贵有用,岂徒佔毕夸精能。经天纬地吾曹事,愿把生平谒上苍。作者简介郑燮,字克柔,号板桥,又号理庵,清代书画家、文学家,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他生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卒于乾隆三 …
号啕大哭成语的拼音是“háo táo dà kū”。1、号啕大哭的拼音: háo táo dà kū2、号啕大哭的释义: 号啕大哭指放声大哭,形容非常伤心或悲痛到极点时的哭泣声。“号啕”形容哭声大而悲伤。3、号啕大哭的出处: 该词最早可见于古代文献,如《礼记·檀弓下》中有类似表达,但“号啕大哭”这一具体词组可能在不同历史时期有所演变和固化,现代汉语中,它已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