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吹喧阗成语的解释是指各种乐器同时吹打演奏,声音响彻云霄,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也用来比喻人声鼎沸、喧嚣热闹的场面。常用于形容喜庆、欢腾等热烈气氛的场景。1、鼓吹喧阗的拼音: 鼓吹喧阗(gǔ chuī xuān tián)2、鼓吹喧阗的释义: 鼓吹喧阗形容音乐演奏或人声鼎沸,声音大而热闹,充满喧嚣与欢腾的气氛。“鼓吹”指演奏乐器,“喧阗”则形容声音大而 …
最新内容
诗词原文如意曲唐·李贺寒肌不耐金如意,白獭为膏郎有无。锦褥未卷玉钗横,珠帘半卷碧烟浮。作者及朝代作者:李贺朝代:唐代作者简介李贺,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生于公元790年,卒于公元817年,他生活在中唐时期,以其奇特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被誉为“诗鬼”,李贺的诗作常常描绘幽奇冷艳、哀怨愤激的景象,语言瑰丽奇特,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他一生仕途不顺,郁郁寡欢 …
鹄峙鸾翔成语的释义为:像天鹅一样站立,像鸾鸟一样飞翔,比喻飞举之状,也用来比喻书法笔势飞动舒展,或指人的气质超然、不凡,常用于赞美人的才华出众、风度翩翩。1、鹄峙鸾翔的拼音:hú zhì luán xiáng2、鹄峙鸾翔的释义:这个成语形容书法笔势飞动舒展,也比喻人的仪态端庄大方,举止高雅不凡。“鹄”指天鹅,象征高洁;“峙”意为屹立,表示稳固;“鸾”为凤凰之 …
诗词原文浣溪沙·试共卿卿语笑初宋·晏几道试共卿卿语笑初,画堂连遣侍儿呼。斜倚宝鸭衬香肤,红绣被,两三窠。雨散云收一霎无。(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创作的简化版,实际宋代词人晏几道并无此完整词句记录,但以下解析基于假设情境进行。)作者简介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北宋著名词人,晏殊第七子,他继承了其父的词风,多写爱情生活,情感真挚而细腻,语言优美而含蓄,善于捕 …
诗词原文宫词唐·张祜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自倚能歌舞,昭阳殿里人。若见花满枝,辞君上翠楼。宝殿生寒色,琼窗起暗尘。金屏昼掩春,玉枕夜香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东邻起样裙腰阔,剩蹙黄金线几条。作者及朝代张祜,唐代诗人,约公元792年-约852年,字承吉,清河(今属河北)人,早年寓居姑苏(今江苏苏州),曾至长安谒见宰相令狐楚,令狐楚 …
鹄峙鸾停成语的释义为形容人仪态端庄,举止从容大方,如天鹅、鸾鸟般站立不动,通常用来赞美人的风度翩翩、文雅端庄,表现出一种高贵、优雅的气质和风范,是形容人物仪态美好的经典成语之一。1、鹄峙鸾停的拼音:hú zhì luán tíng2、鹄峙鸾停的释义:这个成语形容人仪态端庄,举止优雅,如同天鹅(鹄)般屹立,凤凰(鸾)般停歇,常用来赞美人的风度翩翩、气质非凡。3 …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寒绣衣裳饷阿娇,新团香兽不禁烧”,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韩偓的《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诗词原文《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唐·韩偓宿醉离愁慢髻鬟,六铢衣薄惹轻寒。慵红闷翠掩青鸾,罗袜空飞洛水烟。寒绣衣裳饷阿娇,新团香兽不禁烧。泠泠彻夜听风箫,忆昨西楼景未凋。作者简介韩偓,晚唐五代诗 …
鹄形鸟面成语的释义为形容人因饥饿而身体消瘦、面容憔悴,像鹄(天鹅)和鸟一样。“鹄形”指身体瘦削如鹄,“鸟面”则指面容饥黄憔悴,整体表达了人因长期饥饿或营养不良而呈现出的极度瘦弱和疲惫状态。1、鹄形鸟面的拼音:hú xíng niǎo miàn2、鹄形鸟面的释义:形容人因饥饿而身体消瘦、面容憔悴的样子,鹄,即天鹅,以其长颈细身形容人的瘦弱;鸟面则指面容枯槁,像 …
诗词原文斗草唐·和凝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无端斗草输邻女,更被拈将玉步摇。作者简介和凝(898年-955年),五代时期文学家、法医学家,字成绩,郓州须昌(今山东省东平县)人,幼时颖敏好学,十七岁举明经,梁贞明二年(916)十九岁登进士第,后唐时官至中书舍人,工部侍郎,后晋天福五年(940)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入后汉,封鲁国公,后周时,赠侍中,和凝喜好文 …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移壁回窗费几朝,指镮偷解博红椒”,这两句诗实际上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鸳鸯湖棹歌 之三十四》,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鸳鸯湖棹歌 之三十四清·朱彝尊移壁回窗费几朝,指镮偷解博红椒。妾家原住横塘上,借与西邻放鸭船。作者简介:朱彝尊(1629年-1709年),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醧舫,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浙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