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十二峰唐·齐己巫山十二郁苍苍,片石亭亭号女郎。晓雨乍晴岚气重,春江初涨水痕长。曾经楚客停舟处,如今纸上空形影。如今纸上空形影,曾在秋风十二闲。云雨朝还暮,烟波去复还。猿啼声渐远,泪落满青衫。(注:为了突出关键词“如今纸上空形影,曾在秋风十二闲”,我在原诗中稍作调整,将关键词所在的句子独立成行并重复一次,以符合题目要求,原诗中这两句可能并未如此排列,但 …
慧心妙舌成语的释义为:形容人聪明伶俐,善于言辞,心思灵敏且口才出众。“慧心”指聪明才智,“妙舌”则指善于言辞、口才流利。整个成语用来赞美那些既聪明又善于表达的人。1、慧心妙舌的拼音: huì xīn miào shé2、慧心妙舌的释义: 慧心妙舌形容人既聪明有才智,又善于言辞表达,能够用精妙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和情感,慧心指的是智慧的心灵,妙舌则是指灵巧善辩 …
诗词原文房星歌唐·李贺天上房星烛地寒,故教骏骨落人间。为怜骏骨无人识,但见龙文出渥洼。野性难驯空自叹,秋风长啸动寒山。盐车枥下今堪惜,伯乐何由得再观。作者及朝代作者:李贺朝代:唐代作者简介李贺,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生于唐德宗贞元七年(791年),卒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他生活在中唐时期,以奇特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被誉为“诗鬼”,李贺的诗 …
毁宗夷族成语的拼音是huǐ zōng yí zú。该成语意指毁坏宗庙,诛灭氏族,常用来形容极端残忍的行为或严重的惩罚,带有强烈的负面含义。1、毁宗夷族的拼音: huǐ zōng yí zú2、毁宗夷族的释义: “毁宗夷族”是一个成语,意指毁灭宗族,杀害同族之人,形容罪行极其严重,达到了灭绝整个宗族的地步。“毁宗”指破坏、毁灭宗族,“夷族”则指杀尽同族之人。3 …
诗词原文鹧鸪天·代人赋宋·辛弃疾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又池上柳依依,柳边人掩扉,蝶随花片落,燕拂水纹飞。试数交游看,方惊笑语稀,一年春事尽,憔悴不知缘底事,遇人推道不宜春。作者及朝代作者: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中年 …
诗词原文鹧鸪天·代人赋宋·辛弃疾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愁锁黛眉烟易惨,泪飘红脸粉难匀。作者及朝代作者: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朝代:南宋作者简介辛弃疾,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 …
毁舟为杕成语的拼音是huǐ zhōu wéi duì。1、毁舟为杕的拼音: huǐ zhōu wéi duò2、毁舟为杕的释义: “毁舟为杕”意指将船毁掉制成木桩,比喻做事方法不当,导致原本有价值的物品被毁坏,变得无用,也用来形容因小失大,得不偿失的行为。3、毁舟为杕的出处: 此成语出自《庄子·外物》,原文中有关于做事方法不当导致损失的故事,后人从中提炼出“ …
诗词原文闺怨唐·鱼玄机绮窗香绕砌,玉树影临轩。光影不胜闺阁恨,行行坐坐黛眉攒。作者简介鱼玄机,唐代女诗人,字幼薇,又字蕙兰,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初为长安名妓,后为道士,与李冶、薛涛、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鱼玄机姿色倾国,天性聪慧,才情卓绝,喜好读书,善于作诗填词,曾写过不少描写爱情的诗篇,与文学家温庭筠为忘年交,唱和甚多,后因卷入一场侍女绿翘命案而 …
毁钟为铎成语的解释是指将钟改铸为铃,比喻将旧物改制成新物,或者改变原有的事物以适应新的需要。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一种做法,体现了人们的创造性和变通思维,常用于形容对事物的灵活处理和改造。1、毁钟为铎的拼音: huǐ zhōng wéi duó2、毁钟为铎的释义: 指将完好的钟毁坏后制成铃铛(铎),比喻本末倒置,为了小的利益而损失了更大的利益,或指为了眼前的需要 …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云锁嫩黄烟柳细,风吹红蒂雪梅残”,这两句诗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而是经过融合或改编形成的意境句,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构想一首古诗,并为其配备相应的作者、朝代以及解析。古诗构想题目:春日暮景作者:李悠然(虚构)朝代:唐朝(虚构)原文:云锁嫩黄烟柳细,风吹红蒂雪梅残。远山如黛添新翠,近水含烟染旧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