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宫词唐·王建罗衣欲换更添香,惆怅君恩未可常。百戏罢,五音清,解红一曲新教成。作者简介王建(约767年-约830年),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渭南尉等职,最终官至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他的诗歌题材广泛,生活气息浓厚,尤其擅长描写宫廷生活,反映宫女们的哀怨情感,语言通俗明快 …
诗词原文浣溪沙·夜饮宋·晏殊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曲栏干影入凉波。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散得愁多。娇羞不肯入鸾衾,兰膏光里两情深。(此句为后人根据晏殊词风及意境补写,非原诗内容,但为解析需要,暂置于此)作者简介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官至宰相,他自幼聪颖好学,十四岁即以 …
会者不忙的成语拼音为“huì zhě bù máng”。这个成语意味着对于擅长某项技能或熟悉某个领域的人来说,他们做起事来从容不迫,不会感到匆忙或紧张。1、会者不忙的拼音: huì zhě bù máng2、会者不忙的释义: 指行家对自己熟悉的事,应付裕如,不会慌乱,形容对某种事情有经验、有能力的人,在处理这类事情时从容不迫,游刃有余。3、会者不忙的出处: …
诗词原文赠别支使君唐·韦应物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珍重支公每相勉,我于儒行也修行。道合岂辞千里远,志同何惧五载期。今朝一樽酒,明日各东西。作者及朝代作者:韦应物朝代:唐代作者简介韦应物,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他的诗作以描写山水田园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真挚深沉, …
"会少离多"是一个成语,意指相聚的时间少,分离的时间多,常用来形容亲人、朋友之间因各种原因难以频繁相聚,而分别成为常态的情景,表达了对相聚时光的珍惜和对离别之苦的无奈。1、会少离多的拼音: huì shǎo lí duō2、会少离多的释义: 形容相聚的时间少,分离的时间多,常用于描述因工作、学习或其他原因而频繁分离、难以相聚的情境。3、会少离多的出处: 这个 …
诗词原文中隐唐·白居易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终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君问此中味,相去几何间。心似云常自在,身如鹤不羁。解珮寻安道,脱冠学宓妻。暂游颇爱闲滋味,久住翻嫌俗性情。朝罢凭阑久,楼台自夕曛。重城无鼓角,灯火似星辰。夜寝连明坐,朝餐对日昏。此时无一事,吟啸 …
会家不忙成语的拼音是“huì jiā bù máng”,该成语意指行家做事能从容不迫,不慌不忙,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熟练的技巧,能够应对自如,处理事情游刃有余。1、会家不忙的拼音: huì jiā bù máng2、会家不忙的释义: 指行家对自己熟悉的事情,做起事来得心应手,从容不迫,不会显得匆忙或紧张,形容行家做事有经验、有把握,能够从容应对。3、会家不忙的出 …
诗词原文游山寺唐·张祜古柏八株堆翠色,灵泉一派逗寒声。松间明月长如此,君去空余鹤自鸣。作者简介张祜,字承吉,唐代著名诗人,约生于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卒于唐懿宗咸通年间(860-874),他的一生未曾显达,为人清高,好游山水名胜,常寄情于诗词之间,张祜的诗风清新自然,尤其擅长描写山水景色和寺庙风光,作品在唐代诗坛上占有一定的地位。译文八株古老的柏 …
诗词原文山居唐·皎然万山岚霭簇洋城,数处禅斋尽有名。野客未来庭树老,寺僧初去水苔生。幽心自合山中趣,吟思遥应月下情。何日更同游此境,满林风雪一灯明。作者简介皎然,唐代著名诗僧,俗姓谢,字清昼,吴兴(今浙江湖州)人,皎然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均有深厚造诣,与颜真卿、韦应物、灵澈、陆羽等名人交往密切,有诗名,为唐代著名的诗僧之一,他的诗作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生活 …
会逢其适是指恰巧碰上那个机会或时机,出自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该成语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或情境下,恰好遇到了适合的机会或条件,从而得以顺利发展或取得成功。1、会逢其适的拼音: huì féng qí shì2、会逢其适的释义: 指恰好遇到适合的机会或条件,形容事情发展得非常顺利,时机恰到好处。3、会逢其适的出处: 这个成语并非直接出自某一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