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鸡鸣曲唐·刘克庄平明光政便门开,已见忠臣早入来。雕甍画栋皆新起,花里宫车缓缓回。作者简介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书法家,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四度入朝为官,又四度罢黜,晚年趋奉贾似道,谀词谄语,颇遭非议,但文学创作颇丰,题材广泛,诗、词、文皆有成就,是南宋江湖诗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作品风 …
隳肝沥胆是一个成语,形容人竭尽忠诚,付出全部心血的意思。“隳肝”表示毁坏肝脏,形容极度忠诚;“沥胆”则表示滴出胆汁,比喻竭尽忠诚。整个成语用来形容对某人或某事业无比忠诚,甘愿为其献身。1、隳肝沥胆的拼音: huī gān lì dǎn2、隳肝沥胆的释义: 形容人竭尽忠诚,不惜牺牲一切,全心全意地付出。“隳肝”表示毁坏肝脏,形容极度忠诚;“沥胆”则表示倾尽胆汁 …
诗词原文赐白麻草唐·白居易白麻草了初呈进,称旨丝纶下九天。圣泽倾尧酒,熏风入舜弦。自怜才浅薄,何幸列朝贤。作者及朝代作者:白居易朝代:唐代作者简介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反 …
诗词原文宫词唐·王建金马词臣夜受宣,授毫交直八花砖。只今开阁长如此,不独韩休与郑虔。作者简介王建(约767年-约830年),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渭南尉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所作《宫词》百首,在当时颇负盛名,其诗题材广泛 …
隳肝尝胆成语的拼音是huī gān cháng dǎn。1、隳肝尝胆的拼音: huī gān cháng dǎn2、隳肝尝胆的释义: 形容人为了达成目的或复仇,不惜付出极大的努力和牺牲,甚至到了损害自己身体(如“隳肝”,意指不惜肝脑涂地)和忍受极大痛苦(如“尝胆”,源自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的地步。3、隳肝尝胆的出处: 此成语并非直接出自某一具体的古籍或文 …
诗词原文宫词唐·花蕊夫人寝殿垂帘悄无事,试香闲立御炉前。宫娥不识朝廷礼,犹自低眉学拜仙。作者简介花蕊夫人,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君主孟昶的宠妃,费氏,青城(今四川都江堰市东南)人,幼能文,尤长于宫词,得幸于蜀主孟昶,赐号花蕊夫人,其宫词描写的生活场景极为丰富,用语以浓艳为主,但也偶有清新朴实之作,她还有《述国亡诗》,亦颇受人称道。译文寝宫内垂帘静悄悄没有事情可做, …
"隳胆抽肠"成语的释义为形容极度恐惧或痛苦,到了胆裂心碎、肝肠寸断的地步,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内心恐惧或悲痛情感,常用于文学作品中形容人物在极端情境下的心理状态。1、隳胆抽肠的拼音: huī dǎn chōu cháng2、隳胆抽肠的释义: 形容极度恐惧或悲痛,仿佛胆要破裂,肠要被抽出一般,形容人的情绪极端激动或痛苦到了极点。3、隳胆抽肠的出处: 此成语并非出自 …
诗词原文宫词唐·花蕊夫人红纱帐里透芳香,金屋无人见泪痕。结金冠子学梳蝉,碾玉蜻蜓缀鬓偏。作者简介花蕊夫人,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君主孟昶的宠妃,费氏,青城(今四川都江堰)人,幼能文,尤长于宫词,得幸于蜀主孟昶,赐号花蕊夫人,其宫词描写的生活场景极为丰富,用语以浓艳为主,但也偶有清新朴实之作,花蕊夫人还有《述国亡诗》传世,诗中哀怨凄婉,流传甚广。译文红色的纱帐里透出 …
"麾之即去"成语的摘要:该成语意指指挥他离开,他就立即离开,形容服从指挥,行动迅速,也用来形容权势者能够轻易地使他人离开或服从其意愿,强调了一种权威与顺从的关系。1、麾之即去的拼音: huī zhī jí qù2、麾之即去的释义: 这个成语原意是指一挥手就让人离去,形容权势极大,能够随意地指挥或遣散他人,在现代语境中,也常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物容易被驱离或放弃 …
这首诗词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有怀》,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秋夕有怀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要对君王说幽意,低头佯念婕妤诗。作者简介: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