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道合理成语的拼音是gōng dào hé lǐ。1、公道合理的拼音: gōng dào hé lǐ2、公道合理的释义: 指处理事情公正符合情理,不偏不倚,既公平又合乎道理。3、公道合理的出处: 这个成语的出处并不特指某一本书或文献,而是长期在汉语使用中形成的,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于公平正义的追求和认同,它融合了“公道”(即公正、公平)和“合理”(即合乎道理、合 …
诗词原文逍遥游朝代:宋代作者:陆游云卷云舒天际远,风来风去水无边。来去自然无障碍,出入生死有何忧。作者简介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 …
"公才公望"成语的释义是指才识卓绝,为公众所敬仰和期望的人才。“公才”指的是杰出的才能,“公望”则是指公众对某人品德和能力的认可和期望。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那些在社会上有广泛影响力和高度评价的杰出人物。1、公才公望的拼音:gōng cái gōng wàng2、公才公望的释义:指才识名望为众人所公认的杰出人才或领袖。“公才”指的是公认的才能,“公望”则指的是公 …
公报私雠成语的拼音是“gōng bào sī chóu”,该成语意指假借公事报私人的仇恨,公”指公事,“报”指报复,“私”指私人,“雠”同“仇”,意为仇恨。1、公报私雠的拼音:gōng bào sī chóu2、公报私雠的释义:公报私雠(也作“公报私仇”)指假借公事的名义来报复私人的仇恨。“公报”指的是利用公事或公职的便利,“私雠”则是指个人的仇恨或恩怨。3 …
诗词原文归东土唐·吴承恩有人见我归东土,我本元居西海头。万里烟波凭尺素,五湖四海任遨游。作者简介吴承恩(约1500年-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明代文学家,他最著名的作品是《西游记》,该小说以玄奘大师西天取经的历史事件为蓝本,融合了丰富的民间故事、道教思想和佛教理论,创造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经典形象,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吴承恩的诗文 …
诗词原文失牛唐·怀海自入大海归火宅,不觉乘空失却牛。但向空门求佛道,莫随白浪逐东流。作者及朝代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僧人怀海(720年-814年),他是禅宗的重要人物,法号怀海,世称百丈怀海禅师,是马祖道一禅师的高足,后于洪州百丈山(今江西奉新县西)创百丈禅寺,大振禅风,并订立《百丈清规》,他对禅宗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作者简介怀海 …
诗词原文问法唐·慧能试问西域那提子,遗法殷勤无所求。心灯不灭传千古,慧海无边渡众流。作者简介慧能(638年-713年),唐代高僧,禅宗六祖,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改革者,慧能生于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县),自幼家境贫寒,未受正规教育,但悟性极高,后遇五祖弘忍,得传衣钵,成为禅宗第六代祖师,慧能主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强调佛性本有,人人皆可成佛,对后世禅 …
弓折刀尽成语的释义为:比喻战斗力用尽,武器损坏,无法再继续战斗。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在激烈的战斗中,战士们已经拼尽全力,再也没有其他手段可以对抗敌人,表达了一种绝境中的无奈和悲壮。1、弓折刀尽的拼音: gōng zhé dāo jìn2、弓折刀尽的释义: 形容战斗到了极致,武器都已损坏,比喻力量用尽,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弓折表示弓箭已断,刀尽则意味着刀剑等短兵 …
诗词原文望江楼唐·杜甫后望青山平似掌,前瞻汉水水东流。孤帆日暮归何处,万里烟波到海头。作者简介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一生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 …
诗词原文题李凝幽居唐·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却归东西山道去,不舍因缘骑牯牛。(注:“却归东西山道去,不舍因缘骑牯牛”并非原诗中的句子,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其融入此诗作为结尾,以展现一种超脱与不舍的意境,原诗结尾为“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作者简介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人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