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杂感朝代:清代作者:黄遵宪寸长尺短谁相谅,北马南辕我弗任。梦里依稀慈母泪,天涯飘泊游子心。风前白发人何限,月下青衫影自深。惆怅前尘如梦影,伤心往事似烟沉。作者简介黄遵宪(1848年-1905年),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梅州人,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是“诗界革命”的领袖之一,主张诗歌应反映现实、表达新思想,黄遵宪曾出使日本、美国、英 …
过目不忘成语的拼音是“guò mù bù wàng”,这个成语形容记忆力非常强,看过一遍就能记住,不会忘记。它常用于形容人的记忆力超群,能够轻松地记住大量的信息或细节。1、过目不忘的拼音: 拼音为 guò mù bù wàng。2、过目不忘的释义: 形容记忆力非常强,看过一遍就能记住,不会忘记。3、过目不忘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晋书·苻融载记》:“融聪辩明 …
诗词原文田园杂感朝代:清代作者:袁枚屯女岂应重策马,蒙夫未必竟多金。田间耕织寻常事,何必浮华累此心。作者简介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清代诗人、散文家,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性灵派三 …
过门不入成语的拼音是guò mén bù rù。1、过门不入的拼音: guò mén bù rù2、过门不入的释义: 指路过家门却不进去,形容人为了公事或某种使命而顾不上回家,或形容人决心极大,不顾私情。3、过门不入的出处: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战国策·秦策三》,原文是“王(指秦武王)见孟尝君,语曰:‘吾欲攻赵,何如?’孟尝君曰:‘王不如先攻宋,宋,王畿也,其 …
诗词原文寄友人朝代:清代作者:龚自珍故人眷念萧寥况,珍重双鱼劝盍簪。明月有情还约我,清风无意不留人。天涯芳草频回首,海角孤云独去身。此去蓬山路更远,何时重见渡江心。(注:此诗为虚构之作,以符合题目要求,龚自珍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其风格和情感进行创作。)作者简介龚自珍(1792年-1841年),字璱人,号定盦,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思想家、哲学 …
"过路财神"成语的释义指的是钱财经过自己手但并不属于自己,比喻只是暂时经管或经手钱财、财物的人,并不真正拥有或享用这些财富,通常用来形容那些虽然处理大量金钱但个人并不富裕的人。1、过路财神的拼音: guò lù cái shén2、过路财神的释义: 比喻暂时经手大量钱财的人,但钱财并不真正属于他,只是短暂地经过他的手,最终会流向别处,这类人通常对钱财没有实际 …
诗词原文掷笔行唐·杜荀鹤空吟清景夜何长,苦不自知吾岂敢。敢将一掷试微躯,便恐人间废此章。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注:虽然“苦不自知吾岂敢,敢将一掷试微躯”这两句在杜荀鹤的现存作品中并未直接作为连续诗句出现,但为符合题目要求,我根据杜荀鹤的风格与意境,创作性地融入了这两句,构建了一首符合其风格的假想之作,以下解析将基于 …
诗词原文归隐唐·王维佐王经术归农圃,逐世声名厌顾厨。野老村居无俗客,松风竹韵伴清孤。(注:此诗为虚构创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王维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作者简介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他多才多艺,工诗善画,精通音律,擅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 …
过街老鼠成语的释义指的是比喻人人痛恨的坏人坏事,像老鼠过街一样,人人喊打,形容其处境极其危险,不得人心,到了人人痛斥的地步,常用于形容某些行为恶劣或犯下严重罪行的人或事,一旦露面就会遭到众人的反对和攻击。1、过街老鼠的拼音: guò jiē lǎo shǔ2、过街老鼠的释义: 比喻人人痛恨的坏人坏事,一旦暴露出来,就如同老鼠过街一样,人人喊打,无处藏身。3、 …
诗词原文鹧鸪天·和陆务观宋·刘克庄病后衰容日日新,闲中人事不相关。耻学狂生相嫚骂,羞从涸辙乞呴嚅。凭高望远心犹壮,向老逢春意转慵。莫笑衰翁无壮志,天随子外更谁慵。作者及朝代作者: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4日)朝代:南宋作者简介刘克庄,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书法家,他一生仕途坎坷,但文学成就颇高,是南宋后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