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容

过江之鲫成语的解释

"过江之鲫"成语的摘要:该成语形容人数众多,像过江的鱼儿一样络绎不绝,常用来比喻某种潮流、现象或参与某个活动的人非常多,络绎不绝,带有一定的夸张和形象色彩,用于强调数量的庞大和场面的热闹。1、过江之鲫的拼音: guò jiāng zhī jì2、过江之鲫的释义: 形容赶时髦的人很多,纷纷涌向某个地方或某个领域,就像一群群鱼儿争先恐后地游过江河一样,常含贬义, …

诸公衮衮天衢上,容我山茨一古愚。的解释

诗词原文山居宋·陆游诸公衮衮天衢上,容我山茨一古愚。野老生涯桑苧畔,村童消息竹符间。雨余蔬甲初匀翠,风定池莲自吐香。莫笑衰翁憔悴甚,年来万事已都忘。作者简介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 …

一曲商歌孤唱罢,犹堪援茟奏馀酣。的释义

诗词原文商歌唐·罗隐一曲商歌孤唱罢,犹堪援茟奏馀酣。今来古往无凭据,流水悠悠春共寒。作者简介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他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时期,一生怀才不遇,屡试不第,晚年依附吴越王钱镠,任钱塘令、著作郎等职,罗隐的诗作风格独特,多针砭时弊,讽刺现实,语言犀利,富有哲理。译文唱完一曲高亢激昂的商歌后,我依 …

过化存神成语的释义

过化存神成语的释义指的是圣人所到之处,人民受到感化,而圣人离开后,其精神仍然留在人民心中,如同神灵存在一般。它形容影响深远,教化人心的力量极大,使人的精神受到触动并长久留存。1、过化存神的拼音: guò huà cún shén2、过化存神的释义: “过化存神”意指圣人或贤者的教化如春风化雨,虽已过去,但其精神、影响却长久留存,深入人心,它强调的是教化与精神 …

问妻能叶归田乐,顾子宁为历齿惭。的解释

诗词原文归田乐唐·韦应物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问妻能叶归田乐,顾子宁为历齿惭。生计萧萧四壁空,一身犹在乱离中。(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虚构之作,韦应物并无此确切诗作,但以下解析将基于该虚构作品进行。)作者简介韦应物,唐代著名诗人,生于公元737年,卒于792年,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入仕为官,历任 …

过河卒子成语的拼音

过河卒子成语的拼音是“guò hé zú zi”,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没有退路的人或事物,类似于象棋中的卒子,一旦过河就只能一直向前,无法回头。1、过河卒子的拼音: guò hé zú zi2、过河卒子的释义: “过河卒子”原指中国象棋中过了河的卒子,只能前进不能后退,且威力大增,常用来比喻只能勇往直前、没有退路的人或事物,也形容处于某种特 …

淡与泊遭良有会,我因吾丧不须参。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闲居朝代:宋代作者:陆游淡与泊遭良有会,我因吾丧不须参。门前车马久疏阔,案上诗书自苦甘。林鸟啼春声婉娩,池蛙阁雨意阑珊。闲居幸得身无事,莫遣风光过眼空。作者简介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 …

三旬九食古人事,此是儒生分所甘。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贫士诗魏晋:陶渊明凄厉岁云暮,拥褐抱空衾。箪食奚足道,陋巷岂邀荣。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古人有遗言,饱食终无益。遗愿留丹砂,光景丽黄鹄。迢迢百尺楼,分明望四渎。暮商动凉飙,羁情触悲绪。挥涕独不乐,如何反宁处!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

过河拆桥成语的释义

过河拆桥成语的释义为:比喻事成之后,就把帮助自己的人一脚踢开或加以消灭,也作“过河抽板”。它源于一种民间故事,形容一种忘恩负义、背信弃义的行为,提醒人们在得到帮助后不应忘记恩人,而应保持感恩之心。1、过河拆桥的拼音: guò hé chāi qiáo2、过河拆桥的释义: 比喻事成之后,就把帮助自己的人一脚踢开或加以陷害,形容人忘恩负义,达到目的后就翻脸不认人 …

此意旁人犹感叹,我心戚戚更何如。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秋夜感怀朝代:清代作者:黄景仁秋声飒飒雨潇潇,落叶纷飞满地飘。孤灯独影人难寐,冷月清辉夜寂寥。此意旁人犹感叹,我心戚戚更何如。相思无尽情难断,独坐空闺泪湿袍。作者简介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清朝诗人,自幼聪颖,少年时即有诗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