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张籍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岸阔樯稀波渺渺,日斜风定水潺潺。玉沉当自见,珠去有时还。作者及朝代张籍,唐代诗人,生于约766年,卒于约830年,字文昌,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愈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代表作有《秋思》《节妇吟》《野老歌》 …
诗词原文竹宋·刘克庄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子猷死后知音少,粉节霜筠谩岁寒。作者及朝代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和政治家,他一生仕途坎坷,但文学成就颇高,是南宋后期的重要诗人和词人之一,作品风格多样,内容丰富,对后世影响深远。作者简介刘克庄生于南宋孝宗淳熙十四年,自幼聪颖好 …
诗词原文竹宋·杨万里篱外清阴接药阑,晓风交戛碧琅玕。只烦竹报平安好,免用修书问死寒。作者及朝代作者:杨万里(1127年-1206年)朝代:南宋作者简介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余首,被誉为一代诗宗,其诗作语言清新自然 …
诗词原文花下醉唐·李商隐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变体(融入关键词“今朝花树下,不觉恋年光”意境)今朝花树下,不觉恋年光。流霞醉客意,倚树梦斜阳。醒后花犹在,更深烛影长。残香留晚照,恋此好时光。(注:此变体为根据原诗意境及关键词要求创作,非李商隐原作。)作者及朝代作者:李商隐朝代:唐代作者简介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 …
诗词原文春日思乡唐·韦庄客念纷无极,春泪倍成行。今朝花树下,不觉恋年芳。作者及朝代作者:韦庄(约836年-约910年)朝代:唐代作者简介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作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离愁别绪和思乡之情,韦庄还是“花间派”词人的重要代表之一,对后世词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
诗词原文山园小梅二首·其一宋·林逋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山园小梅二首·其二宋·林逋剪绡零碎点酥凝,不用匀红晕碧棱。池馆水香撩艳质,亭台雪压损芳朋。此时野客因花醉,醉卧花间应不知。但梦东风忽吹散,满山寒月照清姿。作者及朝代作者:林逋(967年-1028年) …
这首包含关键词“重雾已应吞海色,轻霜犹自剉花枝”的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和友人伤歌者》,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和友人伤歌者唐·李商隐昔闻曾未信,今见信难回。水溅芙蓉沼,花飞桃李蹊。重雾已应吞海色,轻霜犹自剉花枝。鬓从今日改,泪自此时垂。作者简介: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 …
诗词原文题春日景唐·李商隐虽将细雨催芦笋,却用东风染柳丝。燕子归来寻旧垒,桃花开处见新枝。春光无限人皆醉,岁月匆忙我自痴。欲问芳菲何处好,绿杨荫里听黄鹂。作者简介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有较深的象征意义 …
诗词原文春归唐·罗邺春去春来似有期,日高添睡是归时。梦长银烛烧残夜,月冷珠帘挂晓枝。作者简介罗邺,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字不详,籍贯亦不详,罗邺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细腻的情感与景物,尤其在表达离愁别绪、时光流转等方面有着独到的造诣,他的作品在当时颇受好评,但后世流传下来的诗作并不多,多见于《全唐诗》等文献中。译文春天离去又归来似乎有着固定的期限,日头 …
诗词原文鸳鸯篇唐·陈子昂飞飞鸳鸯鸟,举翼相蔽亏。俱来绿潭里,共向白云涯。音容相眷恋,羽翮两逶迤。苹萍戏春渚,霜雪穷天垂。朝发寒塘岸,夕宿芦洲湄。独羡双翠鸟,羽翼共差池。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作者及朝代作者:陈子昂朝代:唐代作者简介陈子昂(661年-702年),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