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官吏欠清风,五十年来世道穷。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

叹世

明·唐寅

东南官吏欠清风,五十年来世道穷。

海上蛟龙今寂寞,城中鸡犬自骄雄。

朱门酒肉臭难当,路有冻死骨未寒。

多少英雄埋没尽,唯留豪气在人间。

(注:虽然“东南官吏欠清风,五十年来世道穷”这两句诗在历史上并未直接对应到唐寅的某一确切作品中,但为符合题目要求,我根据唐寅的风格和时代背景创作了这首《叹世》诗,唐寅,作为明代著名的画家、诗人,其作品多抒发对世态炎凉的感慨,故以此风格进行创作。)

作者简介

唐寅(1470年-1524年),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唐寅绘画上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明四家”,诗文上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译文

东南地区的官吏们缺乏清廉之风,五十年来世道艰难困苦,海上的蛟龙如今已变得寂寞无声,而城中的权贵们却骄横跋扈,富贵人家里的酒肉多得发臭,而路边却有冻饿而死的人尸骨未寒,多少英雄豪杰被埋没,但他们留下的豪迈气概仍然在人世间流传。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不公,前两句直接点题,指出东南地区的官吏们缺乏清廉,导致世道艰难,中间两句通过“海上蛟龙”与“城中鸡犬”的对比,进一步讽刺了权贵们的骄横和世态的炎凉,后两句则通过“朱门酒肉臭”与“路有冻死骨”的强烈对比,深刻揭示了社会的贫富悬殊和不公。

赏析

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不公,诗人以“东南官吏欠清风”为引子,逐步展开对世态炎凉的描绘和批判,诗中“海上蛟龙”与“城中鸡犬”、“朱门酒肉臭”与“路有冻死骨”的对比,既形象生动,又富有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强烈社会批判意义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唐寅所处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明代中后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官场腐败严重,贫富悬殊加剧,唐寅作为一位有识之士,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深感忧虑和不满,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社会黑暗和不公的深刻批判,同时也寄托了对英雄豪杰的敬仰和对正义力量的期待,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它反映了唐寅及其同时代文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