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随云影留三宿,心了泉声绝百非。的解释

诗词原文

宿山寺

唐·贾岛

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

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

身随云影留三宿,心了泉声绝百非。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779年-843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字浪仙,唐代著名的苦吟派诗人,与孟郊齐名,人称“郊寒岛瘦”,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做过和尚,法号无本,贾岛的诗歌以五言律诗见长,内容多写荒凉枯寂之境,长于锤炼字句,以刻奇求新著称,他的“推敲”故事在中国文学史上广为流传,体现了其严谨的创作态度。

译文

群山耸立,寒气逼人,在这清幽之地,寺庙静静伫立,流星划过稀疏的树梢,月亮仿佛在云中逆向行走,我随着云影在此逗留了三夜,心灵在泉水的叮咚声中洗净了所有的烦恼与错误,万籁俱寂,只听得见寺庙里传来的钟磬之音,悠扬而深远。

释义

众岫耸寒色:众多山峰耸立,带着寒冷的色彩。

精庐向此分:精致的寺庙就坐落在这片清幽之地。

流星透疏木:流星划过稀疏的树木,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幽静。

走月逆行云:月亮仿佛在云中逆向行走,形容夜色中的奇幻景象。

身随云影留三宿:诗人随着云影的变幻,在此地逗留了三夜,表达了对此地的留恋。

心了泉声绝百非:在泉水的叮咚声中,诗人的心灵得到了净化,所有的烦恼与错误都被洗净。

万籁此俱寂:周围的一切声音都消失了,只剩下寂静。

惟闻钟磬音:只有寺庙里传来的钟磬之音,悠扬而深远,让人心旷神怡。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寺周围的自然景观和寺庙的宁静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清幽之境的向往和对心灵的净化,诗中“身随云影留三宿,心了泉声绝百非”两句尤为精彩,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留恋,又体现了他在自然中寻求精神解脱的心境,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是贾岛诗歌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贾岛一生仕途不顺,多次科举不第,晚年更是贫病交加,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游历山水、寻求精神寄托时所作,山寺的清幽与宁静,为诗人提供了一个远离尘嚣、净化心灵的空间,他暂时忘却了世俗的烦恼与忧愁,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安宁,这首诗不仅是对山寺美景的赞美,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