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龙深护安禅处,绕坐诸天近紫微。的释义

诗词原文

山寺禅房

唐·皎然

双龙深护安禅处,绕坐诸天近紫微。

万法从心生起灭,一灯分影照尘机。

云开晓日千峰秀,风静寒林万籁微。

欲问禅家真意趣,此中消息几人知。

作者及朝代

作者:皎然,唐代著名诗僧。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皎然,唐代诗僧,俗姓谢,字清昼,湖州长城(今浙江长兴)人,他是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早年出入儒、墨、道三家,安史之乱后皈依佛门,居吴兴杼山妙喜寺,与颜真卿、韦应物、灵澈、陆羽等名士交往唱和,皎然的诗歌理论及创作实践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诗作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

译文

两条神龙深深守护着这宁静的禅房,环绕着禅座的诸天神祇仿佛近在紫微垣(天帝所居之处)旁,世间万法都由心生起灭,一盏孤灯的光影分照出尘世的纷扰与机缘,云开日出,千峰秀丽,风静林深,万籁俱寂,想要询问禅家的真正意趣,这其中的奥秘又有几人能够知晓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山寺禅房的清幽与神秘,通过“双龙深护”、“绕坐诸天”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诗人也借禅房之景,表达了对禅理的深刻领悟和对尘世纷扰的超脱态度。

赏析

意境深远:诗中“双龙深护”、“绕坐诸天”等描绘,不仅展现了山寺禅房的神秘与庄严,也寓意着禅家修行的高深莫测。

哲理丰富:“万法从心生起灭”一句,直接点明了佛教“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的核心理念,表达了诗人对禅理的深刻领悟。

语言优美: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又有对禅理的深刻阐述,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创作背景

皎然作为一位诗僧,其一生都在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超脱,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游历山寺时,被禅房的清幽与神秘所吸引,有感而发之作,通过描绘山寺禅房的景象,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禅理的深刻领悟和对尘世纷扰的超脱态度,同时也向读者传递了一种追求内心平静与超脱的生活哲学。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