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游仙
唐·李峤
佩玉洞闻云外响,剑光飞射日中尘。
仙家楼阁何须问,且向蓬莱看日新。
作者简介
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生于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卒于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侍郎等职,曾三度出任宰相,封郑国公,李峤才思敏捷,诗文俱佳,尤其擅长五言律诗和五言绝句,与苏味道并称“苏李”,是初唐文坛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神仙境界,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译文
佩戴着美玉的仙人,在洞穴中能听到云外的声响;剑光如电,飞射而出,照亮了日光中的尘埃,仙家的楼阁何必去询问其所在,暂且向蓬莱仙境看去,那里每天都有新的景象。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仙家的神秘与奇妙,首句“佩玉洞闻云外响”,通过佩戴美玉的仙人听到云外的声响,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次句“剑光飞射日中尘”,则以剑光的飞射和日光中的尘埃,展现出一种动态的美感,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仙家楼阁的向往和对蓬莱仙境的赞美,认为那里每天都有新的景象,充满了无限的可能。
赏析
这首诗以游仙为主题,通过描绘仙家的神秘景象和诗人的向往之情,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自由的渴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使得仙家的景象栩栩如生,令人神往,诗人也通过这首诗展现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艺术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感染力,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和深刻,诗人也注重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使得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传诵。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思想情感有关,李峤作为一位政治家和文学家,在仕途上虽然有所成就,但也可能面临着各种压力和困扰,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可能会向往一种超脱尘世、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而游仙题材正好符合他的这种情感需求,因此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向往和追求,唐代社会风气开放,道教盛行,也为这首诗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