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成陈迹多惆怅,安得长生老后天。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

长生叹

唐·李商隐

动成陈迹多惆怅,安得长生老后天。

碧海青天无尽处,玉箫金管自年年。

人间万事皆如梦,唯有相思不曾闲。

欲问蓬莱何处是,仙凡路隔几重烟。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李商隐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名及内容,但风格上模拟了其晚期作品的哀婉与哲思。)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他生活在晚唐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一生仕途坎坷,郁郁不得志,李商隐的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他的诗作往往寓有深意,给人以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联想。

译文

行动过后,留下的只是陈旧的痕迹和无尽的惆怅,哪里能够找到长生不老的方法,让生命超越时间的限制呢?碧海青天广阔无垠,似乎没有尽头,而玉箫金管的音乐却年复一年地响起,不曾停歇,人世间的一切都像梦境一样虚幻,唯有那份相思之情,从未有过片刻的闲暇,想要询问蓬莱仙境究竟在何方,却只见仙凡之间隔着重重烟雾,难以触及。

释义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长生不老、超脱世俗的向往,诗中通过对比人世的虚幻与相思的永恒,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动成陈迹多惆怅”开篇,直接点出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无奈与惆怅。“安得长生老后天”一句,更是将诗人对长生不老的渴望表现得淋漓尽致,接下来的诗句却笔锋一转,通过描绘碧海青天、玉箫金管的永恒,反衬出人世的短暂与虚幻。“欲问蓬莱何处是,仙凡路隔几重烟”一句,则将诗人的无奈与绝望推向了高潮,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哀婉与哲思。

创作背景

虽然此诗为虚构之作,但我们可以假设它反映了李商隐晚年的心境,李商隐一生仕途不顺,晚年更是饱受疾病与贫困的折磨,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很可能对生命产生了深刻的思考,对长生不老产生了强烈的向往,他也可能通过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人世无常、相思永恒的感慨与无奈。

这首诗虽然为虚构之作,但它在风格上模拟了李商隐晚期作品的哀婉与哲思,通过对比与象征等手法,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爱情与世俗的复杂情感与思考。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