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夜归有感
唐·韦应物
徒积寸诚无补报,每还冰署欲鸡栖。
寒灯相对人千里,惆怅君恩信未齐。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因仕途不顺,晚年闲居苏州等地,过着淡泊的生活,韦应物的诗作以描写山水田园生活为主,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我空有满腔的诚意却无法得到应有的回报,每次回到清冷的官署都像是鸡要归巢一般疲惫不堪,在寒冷的夜晚,我与孤灯相对,思念着远在千里之外的人,心中充满了对君王恩情未能完全理解的惆怅。
释义
“徒积寸诚无补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付出努力却未能得到应有回报的无奈与感慨;“每还冰署欲鸡栖”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回到清冷官署时的疲惫与孤独;“寒灯相对人千里”描绘了诗人在寒夜中独自面对孤灯的凄凉景象,以及思念远方亲人的心情;“惆怅君恩信未齐”则表达了诗人对君王恩情未能完全理解的复杂情感。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夜归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仕途不顺、人生无奈的深刻感慨,首句“徒积寸诚无补报”直接点出了诗人的无奈与失落,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次句“每还冰署欲鸡栖”则通过形象的比喻,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疲惫与孤独,后两句“寒灯相对人千里,惆怅君恩信未齐”则通过描绘寒夜孤灯、思念亲人的场景,以及表达对君王恩情未能完全理解的惆怅,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表达,整首诗情感真挚深沉,语言简练明快,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韦应物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时期,韦应物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但后因官场斗争等原因,仕途并不顺利,在晚年时期,韦应物闲居苏州等地,过着淡泊的生活,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诗人对仕途不顺、人生无奈的深刻感慨,通过描绘夜归时的所见所感,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疲惫与孤独,以及对君王恩情未能完全理解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