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庖丁解牛
唐·陆龟蒙
登坛饮福虽无称,割肉怀归似有情。
解后平生思何限,刀头空切玉盘萦。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龟蒙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陆龟蒙,晚唐文学家、诗人、农学家,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今江苏吴县甪直镇),编著有《甫里先生集》《笠泽丛书》《小名录》等,陆龟蒙与皮日休齐名,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译文
虽然登坛祭祀后享用祭品(饮福)并不值得特别称道,但(庖丁)分割祭肉时心中似乎充满了对家的思念与温情,解开绳索后(指庖丁完成解牛后),他一生中的思绪无限,而那锋利的刀刃在玉盘般的肉上切割,只留下空空的回响。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庖丁解牛后分割祭肉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平凡生活中的温情与思绪的感慨,首句“登坛饮福虽无称”暗指祭祀活动的庄重与平常,次句“割肉怀归似有情”则通过庖丁的动作透露出他对家的深深思念,后两句进一步展开,表达了庖丁解牛后的复杂情感与对人生的无限思考。
赏析
这首诗以庖丁解牛为引子,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对人生、家庭与情感的深刻思考,诗中“虽无称”与“似有情”形成鲜明对比,既体现了祭祀活动的庄重与平常,又展现了庖丁内心的温情与思绪。“刀头空切玉盘萦”一句,以锋利的刀刃在肉上切割的意象,隐喻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以及人们在面对生活时的无奈与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陆龟蒙隐居期间,在隐居生活中,陆龟蒙对人生、家庭与情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他通过描绘庖丁解牛这一日常场景,巧妙地融入了自己的感悟与情感,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陆龟蒙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某种不满或无奈,通过庖丁的形象,寄托了诗人对平凡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庖丁解牛》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陆龟蒙深厚的文学功底与独特的艺术风格,还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与深刻的情感表达,传达了诗人对人生、家庭与情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