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禅林又几春,依然风景自清新。的解释

诗词原文

山行

唐·皎然

不到禅林又几春,依然风景自清新。

云开远岫千峰秀,水涨平川万顷银。

野老相逢谈世事,樵夫偶遇话桑麻。

此行不负闲游兴,归去依然一径尘。

作者简介

皎然,唐代著名诗僧,俗姓谢,字清昼,吴兴(今浙江湖州)人,他是南朝文学家谢灵运的十世孙,早年曾从事儒学,后出家为僧,与颜真卿、韦应物、灵澈、陆羽等名士多有交往,皎然的诗歌创作颇丰,题材广泛,风格清丽闲淡,在唐代诗坛上占有一定地位,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多年未曾到访这片禅林,而今重来,这里的风景依然清新如初,云雾散去,远处的山峰显得更加秀丽;河水上涨,平川之上仿佛铺满了万顷白银,途中遇到乡野老人,我们谈论着世间的种种事情;偶遇樵夫,又一起聊起了田间的桑麻之事,这次闲游真是不虚此行,归去时,心中依然充满了对这片美景的留恋,而脚下的路,依旧是一条布满尘埃的小径。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访禅林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首联“不到禅林又几春,依然风景自清新”点明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禅林美景的怀念和重逢时的喜悦,颔联和颈联则通过描绘云开雾散、水涨平川的自然景色,以及与乡野老人、樵夫的交谈,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享受,尾联“此行不负闲游兴,归去依然一径尘”则总结了诗人的感受,表达了对这次闲游的满足和对未来的期待。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禅林及其周边环境的美丽景色,以及诗人与乡野之人的亲切交流,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闲适生活的情怀,诗中“云开远岫千峰秀,水涨平川万顷银”两句,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壮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野老相逢谈世事,樵夫偶遇话桑麻”两句,则通过诗人与乡野之人的交谈,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关注和热爱,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平易近人的性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皎然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已经厌倦了世俗的纷扰,渴望回归自然,享受闲适的生活,禅林作为他心中的一片净土,自然成了他向往和寄托情感的地方,在重访禅林的过程中,诗人被这里的美丽景色和淳朴民风所打动,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诗情画意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领略到了他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高尚情操。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