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君刻意异时流,十载经春着敝裘。的解释

诗词原文

赠从弟司库员外絿

唐·韦应物

悲君刻意异时流,十载经春着敝裘。

岂是闻韶忘解辔,迨兹悟主始踟蹰。

苍鹰得势凌风起,瘦马垂缰步月归。

多少故人心尚在,如今惟有泪沾衣。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右庶子、苏州刺史等职,晚年寓居苏州永定寺,世称“韦苏州”,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著称,风格清新淡远,自然流畅,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者简介

韦应物是唐代中期的重要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抒发个人情感、描绘自然景物见长,尤其擅长以清新淡远的笔触描绘田园风光,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韦应物的诗作在唐代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为你的与众不同而悲伤,你十年来始终穿着破旧的衣服,不愿随波逐流,难道是因为你像孔子听到《韶》乐那样,忘记了世俗的纷扰,直到如今才醒悟到主上的心意而犹豫不决吗?就像苍鹰得势凌风而起,而你却像瘦马垂缰,在月光下缓缓而归,多少老朋友的心意还在,但如今只剩下泪水沾湿了衣襟。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从弟韦絿的深切关怀和同情,韦絿刻意保持自己的独特个性,不愿随波逐流,十年来始终穿着破旧的衣服,诗人感叹韦絿的遭遇,认为他像孔子一样,因为专注于自己的追求而忘记了世俗的纷扰,直到如今才醒悟到主上的心意而犹豫不决,诗人用苍鹰和瘦马的对比,形象地描绘了韦絿的处境和心态,表达了对他的同情和惋惜。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从弟韦絿的深厚情感,诗人以“悲君刻意异时流”开篇,直接点出了韦絿的与众不同和诗人的担忧,接着用“十载经春着敝裘”来描绘韦絿的贫困和坚守,表现出他的高洁品质,诗人用“苍鹰得势凌风起,瘦马垂缰步月归”的对比,形象地描绘了韦絿的处境和心态,既表达了对他的同情和惋惜,也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和赞赏,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应物为赠送给他的从弟韦絿而作,韦絿是韦应物的同族兄弟,两人关系亲密,韦絿在仕途上并不顺利,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原则,不愿随波逐流,韦应物对韦絿的遭遇深感同情和惋惜,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首诗不仅是对韦絿的赞美和同情,也是韦应物对自己人生经历的反思和感悟。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