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细雨
唐·李商隐
帷飘白玉堂前起,
雨细红楼梦里迟。
映空终日但如丝,
安得垂檐似绠縻。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作往往寓意深远,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白色的帷幔在白玉堂前随风飘动,细雨绵绵,仿佛红楼梦中的情景迟迟不肯离去,细雨映照着天空,整天都像细丝一样绵绵不绝,怎么能让它像井绳那样垂挂在屋檐下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细雨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细雨绵绵、轻柔细腻的感受,首句“帷飘白玉堂前起”以帷幔飘动起兴,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梦幻的氛围;次句“雨细红楼梦里迟”则进一步将细雨与红楼梦中的梦境相联系,增添了诗意的朦胧与美感,后两句“映空终日但如丝,安得垂檐似绠縻”则直接描写细雨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细雨轻柔、连绵不绝的赞叹,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细雨无法被束缚、自由飘洒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细雨的场景,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帷幔飘动、红楼梦境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梦幻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诗人对细雨的描写也极为生动,通过“如丝”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细雨的轻柔与细腻,而“安得垂檐似绠縻”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细雨无法被束缚、自由飘洒的向往,进一步增添了诗意的深度与广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的内容来看,很可能是诗人在某个细雨绵绵的日子里,触景生情,有感而发,诗人通过对细雨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自由、无拘无束生活的渴望,这种情感在晚唐时期的社会背景下,或许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无奈。
李商隐的这首《细雨》以其细腻的笔触、优美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成为了唐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