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江东去流天外,秦岫西来绕汉中。的释义

诗词原文

汉江临眺

唐·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沧江东去流天外,秦岫西来绕汉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山西祁县,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因笃诚奉佛,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存诗约400首。

译文

楚地边塞连接着三湘之水,荆门山下滔滔江流与长江九派相通。

沧江之水滔滔东流,奔流至天边;秦岭巍峨,自西而来,山势蜿蜒,环绕着汉中。

汉江两岸的郡邑仿佛随着波浪在前浦里浮沉着,波涛汹涌,遥看天空仿佛也在摇荡着。

襄阳的风光的确令人陶醉,我愿在此地酣饮陪伴山翁。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汉江壮阔而秀美的景色,前四句写出了汉水的雄浑壮阔,中间四句描绘了汉水的清澈澄明,末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

赏析

首联总写汉水地势,楚塞与三湘相接,荆门与九派相通,极言汉水之广;颔联写汉水浩荡东流,秦岭巍峨西来,极写汉水之远;颈联写郡邑浮沉,天空摇荡,极言汉水之阔;尾联写襄阳风光,山翁留醉,极言汉水之好,全诗意境开阔,气势宏大,语言流畅,描写生动,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创作背景

王维于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春,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选,途经襄阳,此诗即在漫游途中所作,汉江流经楚塞又折入三湘,西起荆门往东与九江相通,地势颇为壮阔,王维泛舟江上,极目远眺,只见沧浪江水滔滔东去,好像一直流到天地之外去了;而秦岭西来,山势蜿蜒,犹如一条巨龙环绕着汉中,诗人面对这浩渺的江水,不禁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