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修真悟道
唐·吕岩(吕洞宾)
除幻已超白骨观,修真闲运紫河车。
心田无地栽荆棘,性海有波翻彩霞。
丹鼎不须留鹤守,瑶池专待凤来家。
朝朝暮暮勤看守,岁岁年年貌若花。
作者简介
吕岩,即吕洞宾,唐代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师,名喦("喦”或作“岩”),字洞宾,道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河东蒲州河中府(今山西芮城永乐镇)人,吕洞宾是道教中的大宗师、祖师爷级人物,民间传说中的八仙之一,道号“纯阳子”,全真道奉为“北五祖”之一,世称“吕祖”、“纯阳祖师”,吕洞宾以其高超的剑术、玄妙的道法、飘逸的仙姿,在民间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被尊为“剑祖剑仙”、“文曲星”、“道都祖师”。
译文
已经超越了虚幻的白骨观法,修真时悠闲地运转着紫河车(内丹修炼之法),心田中没有地方栽种荆棘,性海中却有波澜翻涌着彩霞,炼丹的鼎炉不需要仙鹤来守护,瑶池正等待着凤凰的到来,朝朝暮暮勤勉地看守内心,岁岁年年容貌都如同鲜花般美丽。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吕洞宾在修真悟道过程中的心境与体悟,他超越了世俗的虚幻,专注于内丹修炼,内心纯净无杂念,性灵高远如彩霞,他无需外物的辅助,只需坚守内心,勤勉修炼,就能保持青春的容颜和永恒的生命。
赏析
这首诗充满了道教修炼的神秘色彩和吕洞宾个人的修真体悟,首句“除幻已超白骨观”点明了吕洞宾已经超越了世俗的虚幻和生死观念,进入了更高层次的修真境界,次句“修真闲运紫河车”则描绘了他悠闲自得地修炼内丹的情景,展现了其高超的修炼技艺和淡泊名利的心态,后两句则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进一步强调了修真悟道的重要性和美好前景。
创作背景
吕洞宾作为道教的重要人物,其一生都在追求修真悟道,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某个修炼阶段的心得体会,表达了他对修真悟道的深刻理解和坚定信念,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吕洞宾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和追求永恒生命的决心,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道教文化的繁荣和吕洞宾在道教史上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