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奔流出山去,人间浊浪正浮天。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山居

朝代:宋代

作者:释绍嵩

不用奔流出山去,人间浊浪正浮天。

松风清冽溪声远,林月幽微树影寒。

野老闲居无俗客,道人相伴有清泉。

此中真意谁能解,独坐孤峰望远山。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一生游历四方,常居山林,以诗会友,作品多描绘山林隐逸生活,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和对自然宁静的向往,释绍嵩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喜爱。

译文

无需急着奔流而出山林去,人世间正如同浊浪滔天。

松林间的清风带来清冽的气息,溪水声远远传来;林中的月光幽微,树影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寒冷。

山野老人闲居于此,没有俗世客人的打扰,有道人相伴,还有清泉潺潺。

这其中的真正意味谁能理解呢?我独自坐在孤峰之上,遥望着远方的山峦。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宁静与清幽,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首句“不用奔流出山去,人间浊浪正浮天”直接点明主题,诗人认为人世间如同浊浪滔天,不如留在山中享受宁静,接下来几句具体描绘了山居生活的美好,松风清冽、溪声远扬、林月幽微、树影寒凉,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真意的理解,以及独自守望的孤独与高远。

赏析

本诗以山居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林间的自然美景和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以“不用奔流出山去”开篇,直接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山居生活的向往,接下来几句则通过描绘松风、溪水、林月、树影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的意境,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山林之间,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真意的理解,以及独自守望的孤独与高远,使整首诗在意境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创作背景

释绍嵩一生游历四方,常居山林,对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在创作这首诗时,他可能正身处山林之中,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对世俗社会的纷扰和浮躁感到厌倦,他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宁静与清幽,表达了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这首诗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墨客追求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思想倾向。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