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复其间多发掘,孝子慈孙泪如雨。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古墓

唐·韦庄

荒陵无树起秋风,

古径行人断几重。

况复其间多发掘,

孝子慈孙泪如雨。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出身士族大家,早年曾应举不第,后历任多职,晚年入蜀,依附王建,曾任前蜀宰相,韦庄的诗风清新秀丽,词则婉约动人,与温庭筠并称“温韦”,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代表作有《秦妇吟》、《浣溪沙》等。

译文

荒凉的陵墓上没有树木,秋风在空旷中呼啸,古老的道路上,行人稀少,重重叠叠的阻隔让人难以通行,更何况这陵墓之间还常常遭到盗掘,那些孝子和慈孙们看到此景,泪水如同雨水般流淌。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古墓的荒凉景象,以及古墓被盗掘后,孝子和慈孙们的悲痛心情,首句“荒陵无树起秋风”通过“荒陵”和“无树”两个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荒芜的氛围;次句“古径行人断几重”则进一步强调了古墓的孤寂和难以接近;第三句“况复其间多发掘”点出了古墓被盗掘的悲惨现实;末句“孝子慈孙泪如雨”则通过孝子和慈孙们的泪水,表达了诗人对古墓被盗掘的愤慨和对逝者的同情。

赏析

这首诗以古墓为题材,通过描绘古墓的荒凉景象和被盗掘后的惨状,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哀悼和对盗墓行为的谴责,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使得古墓的凄凉和盗墓者的残忍形象跃然纸上,诗人还通过孝子和慈孙们的泪水,展现了人们对逝者的深厚感情和对盗墓行为的强烈反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战乱频仍的时代,在这个时期,盗墓行为十分猖獗,许多古墓都遭到了盗掘和破坏,韦庄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对这种现象深感愤慨和痛心,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谴责盗墓行为,表达对逝者的哀悼和对社会的忧虑,这首诗也反映了韦庄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历史的敬畏之情。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