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赞秘书监贺知章
唐·李白
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
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
昔好杯中物,翻为松下尘。
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主人新置酒,相待日西斜。
拾遗柱史当螭立,润色纶言倚马成。
只今惟见青陵上,夜月孤坟与客星。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白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以其豪放不羁、想象丰富、语言瑰丽著称,他的诗作广泛涉及山水、酒仙、友情、人生哲理等题材,对后世影响深远,李白一生追求自由,不愿受世俗束缚,其人格魅力和艺术成就使他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传奇人物。
译文
(节选与关键词相关部分)
主人新设了酒宴,我们相聚直到日已西斜。
你作为拾遗和柱史(官职),如同螭龙般威严挺立,
起草诏书时,文采飞扬,倚马可待,迅速完成。
释义
拾遗柱史:指贺知章的官职,拾遗是唐朝的谏官,柱史则与史官相关,这里泛指其官职显赫。
当螭立:形容贺知章为官威严,如同螭龙(一种龙形装饰)般屹立不倒。
润色纶言:指贺知章擅长起草和润色皇帝的诏书(纶言),即皇帝的诏令。
倚马成:形容文思敏捷,能迅速完成文章,典出《世说新语》,指东晋袁虎倚马而作露布(紧急文书)。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对好友贺知章的赞美之作,在选段中,李白通过“拾遗柱史当螭立,润色纶言倚马成”两句,生动描绘了贺知章作为官员的威严形象以及他在文学上的卓越才华,前句以“当螭立”比喻贺知章的威严,后句则以“倚马成”形容其文思敏捷,两者结合,既展现了贺知章的政治地位,又突出了他的文学造诣,这两句诗语言凝练,意象鲜明,是对贺知章人格魅力和文学才华的高度赞扬。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李白和贺知章的深厚友谊有关,贺知章是李白在长安时期的重要友人,两人经常一起饮酒赋诗,相互欣赏,贺知章去世后,李白深感悲痛,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缅怀这位挚友,诗中不仅表达了对贺知章的怀念之情,还通过对其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的赞美,展现了李白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和对文学艺术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