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湖亭秋望
唐·白居易
久雨南湖涨,新晴北客游。
坐欣万顷湖方满,欲举一杯谁与持?
云散天边远,风来水面秋。
逍遥无一事,何处不胜愁。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代表作品包括《长恨歌》、《琵琶行》等。
译文
长时间的雨水使得南湖水位上涨,新晴之日我这位北方的游客来此游览,坐在湖边欣赏着万顷碧波荡漾的湖面,心中满是喜悦,想要举起酒杯庆祝,却不知该与谁共饮,天边的云彩渐渐散去,显得天空格外高远,秋风吹拂着水面,带来丝丝凉意,在这逍遥自在的时刻,没有什么烦恼能够困扰我,哪里还会觉得忧愁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白居易在雨后初晴时游览南湖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湖面的美景、天气的变化以及自己的心境融为一体,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的前两句“久雨南湖涨,新晴北客游”交代了游览的背景和时机,为全诗奠定了基调。“坐欣万顷湖方满,欲举一杯谁与持?”两句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孤独感,诗人欣赏着满湖的碧波,想要举杯庆祝,却无人共饮,这种孤独感与美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后两句“云散天边远,风来水面秋,逍遥无一事,何处不胜愁。”则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以及诗人在这种景色中的逍遥自在和无忧无虑的心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唐代中期创作的,当时,白居易因政治上的失意而心情抑郁,于是选择游历山水以排解忧愁,在南湖游览时,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宁静,从而产生了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心境下创作的,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