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行
宋·释绍嵩
山边幽路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
行到水穷云起处,斜阳依旧照柴门。
作者简介
释绍嵩,南宋时期的僧人、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留有诗作传世,他的诗歌多描绘山水田园风光,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禅意,反映了其作为僧人的淡泊心境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译文
在山边的幽静小路上,紧邻着水边的村庄,那里稀疏的花朵曾经让过往的旅人魂牵梦绕,难以割舍,我沿着这条路一直走到水流尽头、云雾缭绕的地方,而夕阳依旧温柔地照耀着那扇简陋的柴门。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的山村晚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首句“山边幽路水边村”点明了地点,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次句“曾被疏花断客魂”则通过“疏花”这一意象,暗示了过往旅人因美景而流连忘返的心境;后两句“行到水穷云起处,斜阳依旧照柴门”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深入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以及夕阳下那份宁静与安详。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诗中“山边幽路”、“水边村”、“疏花”、“斜阳”、“柴门”等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山村晚景图,诗人通过对这些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不仅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也寄托了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断客魂”、“行到水穷云起处”等句,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引人深思。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由于释绍嵩的生平事迹不详,我们无法确切知道其具体创作时间和地点,但从诗的内容和风格来看,这首诗很可能是诗人在游历山水、感悟自然时所作,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山间小路上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诗中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禅意,这可能与诗人作为僧人的身份和心境有关。
释绍嵩的这首《山行》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哲理,成为了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