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日怨
宋·杨万里
一雨霁春晓,平田绿云周。
小风丝柳嫩,初日杏花柔。
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语言通俗,构思新巧,风格幽默风趣,清新活泼,自成一家,在当时与后世都享有极高的声誉。
译文
一场春雨过后,春天晴朗的早晨到来,广阔的田野上,绿色的云雾般的新苗铺展开来,微风轻拂,细嫩的柳条随风摇曳,初升的太阳照耀下的杏花显得格外柔美,我还是怨恨这东风不解人意,又吹来了烟雨,使黄昏变得昏暗不明,本想去寻找那芳草萋萋的地方,却又可惜不能与老朋友相聚。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雨后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诗人却在最后两句表达了对东风的不满,认为它不解人意,带来了烟雨,使黄昏变得昏暗,也使自己无法与老朋友相聚,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遗憾。
赏析
这首诗的前四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雨后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后两句却突然转折,表达了诗人对东风的不满与遗憾,这种转折不仅使诗歌的情感更加丰富,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寄托了自己的情感与思绪,使诗歌具有了更加深远的意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杨万里仕途不顺或离别友人之时,在春日雨后的景象中,诗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但同时也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与离别之苦,他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寄托了自己的情感与思绪,表达了对东风的不满与遗憾,以及对与老朋友相聚的渴望与珍惜,这种情感与思绪的交织,使诗歌具有了更加深刻的内涵与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