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将朽质争娟好,拚却轮囷似老松。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

朽木难雕

唐·李商隐

难将朽质争娟好,拚却轮囷似老松。

风韵虽无桃李艳,岁寒长伴竹梅冬。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政治腐败,个人仕途也颇为坎坷,李商隐的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联想。

译文

难以用腐朽的木质去争艳斗美,甘愿舍弃那圆润的姿态去效仿老松的坚韧,虽然没有桃李的娇艳风韵,但在寒冷的冬日里,却能像竹梅一样坚韧不拔,长伴岁寒。

释义

“难将朽质争娟好”意指腐朽的木质难以与美好的事物相争艳;“拚却轮囷似老松”则表示甘愿放弃圆润的姿态,去追求像老松一样的坚韧和长寿。“风韵虽无桃李艳”说明虽然没有桃李那样的娇艳风姿,“岁寒长伴竹梅冬”却表明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能像竹梅一样坚韧不拔,共度寒冬。

赏析

这首诗以朽木自喻,表达了诗人对坚韧不拔、不畏艰难精神的赞美,首句“难将朽质争娟好”直接点出朽木难以与美好事物相比,暗示了诗人自身的处境或才华可能不被世人所认可,次句“拚却轮囷似老松”则表达了诗人甘愿放弃世俗的圆滑和虚荣,去追求更高尚、更坚韧的精神境界,后两句通过对比桃李的娇艳和竹梅的坚韧,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坚韧不拔精神的崇尚,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时期,面对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挫折,诗人深感自己如同朽木一般,难以与那些得志者争艳斗美,他并没有因此消沉,而是选择了像老松一样坚韧不拔,不畏艰难,这首诗正是他这种精神的写照,表达了他对坚韧不拔、不畏艰难精神的赞美和追求,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现实背景,以及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待。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