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木芙蓉
宋·吕本中
去岁经冬百卉空,今年多种木芙蓉。
霜前月下团团影,风外香来处处逢。
妆点园林成绝胜,铺陈锦绣列芳丛。
更怜欲晓天寒处,数朵娟娟映水红。
作者及朝代
作者:吕本中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吕本中(1084年-1145年),字居仁,号紫微,世称东莱先生,寿州(今安徽凤台)人,徙居开封(今属河南),南宋文学家、诗人、词人,吕本中早年以荫补入仕,曾任太学博士、中书舍人等职,他学识渊博,诗文俱佳,是江西诗派的重要成员之一,与曾几、陈与义等人有交往,对后世文学有一定影响。
译文
去年冬天各种花卉都已凋零,今年却多种了木芙蓉。
在霜前月下,木芙蓉的团团身影显得格外美丽,微风吹过,处处都能闻到它的香气。
木芙蓉妆点了园林,使之成为了绝佳的景致,仿佛铺陈了一幅锦绣般的芳丛。
更让人怜爱的是,在天即将破晓、天气寒冷的时候,几朵木芙蓉亭亭玉立,映照在水中,显得格外红艳。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木芙蓉在秋冬季节的美丽景象,通过对比去年冬天的花卉凋零与今年木芙蓉的繁盛,突出了木芙蓉的坚韧与美丽,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木芙蓉在霜前月下、风中水边的独特魅力,表达了诗人对木芙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木芙蓉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木芙蓉在秋冬季节的独特韵味,首联通过对比去年冬天的花卉凋零与今年木芙蓉的繁盛,突出了木芙蓉的坚韧与生命力;颔联和颈联则进一步描绘了木芙蓉在霜前月下、风中水边的美丽景象,通过团团身影、处处香气等意象,展现了木芙蓉的婀娜多姿和芬芳四溢;尾联则以“更怜欲晓天寒处,数朵娟娟映水红”作为点睛之笔,将木芙蓉的美丽与坚韧推向了高潮,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吕本中的个人经历和情感有关,作为一位文学家和诗人,吕本中善于观察和描绘自然景物,并通过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在秋冬季节,当其他花卉都已凋零时,木芙蓉却依然绽放着美丽的花朵,这种坚韧和生命力可能触动了吕本中的内心,使他产生了对木芙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吕本中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吕本中的《木芙蓉》是一首描绘秋冬季节木芙蓉美丽景象的佳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木芙蓉的坚韧与美丽,表达了诗人对木芙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吕本中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