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晚云烟昏近甸,沙晴鸥鹭满前汀。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

江楼夕望招客

唐·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岁晚云烟昏近甸,沙晴鸥鹭满前汀。

楼台接影连霄汉,棋酒亲朋满座光。

此景只应天上有,岂知身在人间世。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人民诗人”,白居易的诗作常常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向东遥望海天一色,傍晚时分暮色苍茫;山的形态、水的姿态开阔悠长,四周是万家灯火,一道银河倒映在水中央,风吹古树发出如晴天之雨的声音,月光照在平整的沙地上,犹如夏夜的清霜,年末云烟笼罩邻近的郊野,沙滩晴朗,鸥鹭群集在前面的水边小洲,楼台影子相接,高耸入云霄;棋局酒宴,亲朋满座,一片欢乐之光,这样的景色只应天上才有,哪里知道它原来就在人间尘世。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江楼远眺的壮丽景色,从海天相接的苍茫暮色,到万家灯火的繁华夜景,再到风吹古木、月照平沙的自然美景,以及岁晚云烟、沙晴鸥鹭的宁静景象,构成了一幅幅生动而富有层次感的画面,诗人以楼台高耸、亲朋满座的欢乐场景收尾,表达了对此景的赞美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赏析

这首诗在写景上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从远及近、从大到小,逐步展开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使得自然景色更加生动逼真,诗人还通过对比和联想,将天上的美景与人间的生活相联系,表达了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和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江楼远眺时所作,当时,他或许正面临着一些生活或工作上的压力,但当他看到眼前的美景时,内心的烦恼似乎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他挥毫泼墨,将眼前的美景和自己的感受融入到了这首诗中,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白居易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间生活的积极态度。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