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山行
万竹山中丹叶秋,五峰岩讶白云留。
松间明月长如此,石上清泉自在流。
作者及朝代
作者:唐寅
朝代:明代
作者简介
唐寅,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他生于江南吴县(今江苏苏州),自幼聪颖好学,却因科举案受牵连而仕途不顺,后致力于艺术创作,成为“吴门画派”的重要人物,唐寅的诗词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译文
在万竹环绕的山中,红叶点缀着秋天的景色,五座山峰的岩石间,白云仿佛被惊讶得停留不去,松树间的明月总是如此明亮,石头上的清泉自由自在地流淌。
释义
万竹山中丹叶秋:描述了山中竹林茂密,红叶在秋风中更显鲜艳。
五峰岩讶白云留:五座山峰的岩石间,白云缭绕,仿佛被山景所惊讶而久久不愿离去。
松间明月长如此:松树间的明月总是那么明亮,象征着自然之美永恒不变。
石上清泉自在流:石头上的清泉自由自在地流淌,表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赏析
这首诗以秋山为背景,通过描绘万竹、丹叶、五峰、白云、明月、清泉等自然元素,展现了山中的宁静与美丽,诗人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将自然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美丽的秋山之中,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唐寅晚年隐居山林期间,在经历了仕途的挫折和人生的起伏后,唐寅选择归隐山林,与自然为伴,在这段时期,他创作了大量描绘自然景色的诗词和画作,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心境的写照,通过描绘秋山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他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