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寂
唐·韦庄
开遍杏花人不到,满庭春雨绿如烟。
小楼深巷无人迹,新柳垂丝拂画檐。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这一动荡时期,作品多反映战乱离愁和个人坎坷经历,情感深沉,风格独特,韦庄的诗在晚唐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他也是“花间派”词人的代表人物之一,对后世词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译文
杏花已经开遍了整个庭院,却不见有人前来欣赏;春雨绵绵,庭院里绿意盎然,仿佛被一层淡淡的烟雾笼罩,小楼深藏在狭窄的巷弄之中,空无一人;新长出的柳枝轻轻垂下,拂过那雕花的屋檐。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一个寂静无人的庭院景象,杏花盛开却无人观赏,春雨绵绵使得庭院绿意更浓,小楼深巷更显孤寂,新柳垂丝更添几分春色与寂寞,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赏析
韦庄的这首《春寂》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庭院的静谧画面,通过“开遍杏花人不到”与“满庭春雨绿如烟”的对比,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与人的缺席之间的鲜明反差,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小楼深巷与新柳垂丝,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寂与宁静的感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与画意,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寄托了自己对世态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展现了其深沉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这一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战乱频繁,民不聊生,作为一位敏感的诗人,韦庄对时代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起伏有着深刻的感受,这首《春寂》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一个春日里寂静无人的庭院,寄托了自己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杏花虽美,却无人欣赏;春雨虽润,却难掩孤寂,这种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受相呼应,共同构成了这首充满哀愁与孤寂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