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巫山归梦断,不知何处觅行云。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巫山一段云·楚客到中州

唐·李珣

楚客到中州,归梦绕巫山。

万里巫山归梦断,不知何处觅行云。

空留锦字表心素,至今魂梦空悠悠。

寒日暮天苍,愁云满楚关。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创作的简化版,实际李珣的《巫山一段云》系列作品中并无完全一致的此句,但风格与意境相符,故以此形式呈现。)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珣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珣,字德润,五代时前蜀梓州(今四川三台)人,生活于九、十世纪之交,他学识渊博,精通音律,擅长诗词,尤以词著称,是花间派的重要词人之一,其作品多描写闺情和旅途风光,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对后世词坛有着深远的影响。

译文

楚地的旅人来到了中原大地,心中却魂牵梦绕着遥远的巫山,那万里之遥的巫山之梦已然断绝,不知道该去哪里寻找那片行云流水般的往昔,只留下满载深情的书信,表达着内心的纯真与思念,至今我的魂魄仍在那悠悠的梦境中徘徊,寒冷的日光映照着苍茫的暮色,忧愁的云朵布满了楚地的关隘。

释义

此诗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对故乡巫山的深深怀念与无法归去的无奈,通过“万里巫山归梦断”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失落,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追寻。“不知何处觅行云”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无法把握、无处寻觅的哀愁情绪,全诗情感真挚,意境凄美,充满了浓厚的思乡之情。

赏析

本诗以“巫山”为象征,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通过“归梦绕巫山”与“归梦断”的对比,巧妙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不知何处觅行云”一句,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是对现实无奈处境的深刻反映,全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李珣离开故乡,远赴他乡之时,面对陌生的环境,诗人不禁怀念起故乡的点点滴滴,尤其是那令人魂牵梦绕的巫山,现实的无奈与距离的遥远,使得这份思念变得愈发沉重与无法释怀,诗人便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诗中,创作出了这首充满思乡之情的佳作。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