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骨瘦来冰蕋细,梦魂清处月波凉。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

题画美人

宋·杨万里

香骨瘦来冰蕋细,梦魂清处月波凉。

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也动人。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语言通俗活泼,构思新巧奇特,风格幽默诙谐,并善于从民间口语中提炼入诗,因此自成一家,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他也著有《诚斋集》等作品传世。

译文

美人身姿清瘦,如同冰晶般细腻,梦中魂魄清澈,仿佛能感受到月光的清凉,如果她能够开口说话,定会倾倒整个国家;即使她毫无情感,也足以打动人心。

释义

“香骨瘦来冰蕋细”描绘了美人清瘦的身姿,如同冰晶般细腻而优雅;“梦魂清处月波凉”则进一步渲染了她的梦境与魂魄的清澈,以及月光下的清凉感受,后两句则通过假设和夸张的手法,强调了美人的魅力与动人之处。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画中美人的形象与气质,首句“香骨瘦来冰蕋细”通过“香骨”与“冰蕋”的比喻,生动地刻画了美人清瘦而优雅的身姿;次句“梦魂清处月波凉”则进一步通过梦境与月光的描绘,展现了美人内心的清澈与宁静,后两句则通过夸张与假设的手法,将美人的魅力推向极致,使读者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美的赞美与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杨万里作为一代诗宗的才华与魅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万里在观看一幅美人画作时所作,当时,他或许被画作中美人的形象与气质所打动,于是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充满赞美与向往的诗歌,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杨万里对美的敏锐感知与深刻领悟,以及他对诗歌艺术的热爱与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美的追求与崇尚,以及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