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尽长亭短亭客,且看庄舄几时归。的解释

诗词原文

思归

唐·贾岛

促织声繁灯影稀,寒塘欲晓露华微。

愁人起望相思树,秋月还生此夜晖。

惆怅多因夜雨至,飘零不尽落花飞。

送尽长亭短亭客,且看庄舄几时归。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779年-843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以苦吟诗风著称,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出家为僧,后还俗应举,但未得显达,贾岛的诗歌多写荒凉枯寂之境,抒发内心的孤独与苦闷,同时也表现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他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有广泛影响,是晚唐时期的重要诗人之一。

译文

蟋蟀的叫声此起彼伏,灯光在夜色中显得稀疏,寒冷的池塘即将迎来黎明,露珠在晨光中微微闪烁。

忧愁的人起身望向那棵相思树,秋月依然在这夜晚散发着光辉。

心中惆怅多因夜雨的到来,飘零的花瓣在空中飞舞不尽。

送走了在长亭短亭间徘徊的客人,我且看看那远方的庄舄何时能够归来。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之情,诗中“促织声繁”与“灯影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寂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愁人起望相思树”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愁绪与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而“送尽长亭短亭客”则进一步强调了离别与等待的无奈。

赏析

贾岛的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苦吟诗风,将秋夜的景象与诗人的内心情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静谧与凄凉,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特别是“送尽长亭短亭客,且看庄舄几时归”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与感伤,又寄托了对远方亲人归来的殷切期望,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贾岛的个人经历有关,贾岛一生仕途不顺,多次应举不第,生活漂泊不定,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可能对离别与等待有着更为深刻的体会,这首诗可能就是在某个秋夜,诗人独自面对寂静的夜景,心中涌起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时所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贾岛内心的孤独与苦闷,以及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