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近云烟来鹤驾,檐高星斗泻银河。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高楼夜眺

唐·李中

地近云烟来鹤驾,檐高星斗泻银河。

楼头夜眺天如洗,月照江山万里华。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虽然他的诗作在当时并未得到广泛的传播和认可,但后世对其评价颇高,认为他的诗歌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译文

地面靠近云雾缭绕之处,仿佛有仙鹤驾云而来;屋檐高耸,仿佛能将天上的星斗和银河倾泻而下,站在高楼之上夜晚远眺,天空如洗过一般清澈,月光照耀下的江山万里,都沐浴在一片光华之中。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高楼之上夜晚远眺的景象,首句“地近云烟来鹤驾”通过云烟缭绕、仙鹤驾云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仙境般的氛围;次句“檐高星斗泻银河”则以檐高星斗、银河倾泻的夸张手法,进一步强调了高楼之高耸和夜空之壮丽,后两句则直接描绘了诗人夜眺所见的美景,天空如洗,月光照耀下的江山万里都显得格外美丽。

赏析

这首诗以高楼夜眺为题材,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首句和次句通过云烟、仙鹤、星斗、银河等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壮丽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后两句则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直接描绘了诗人夜眺所见的美景,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喜悦和激动,整首诗意境开阔,语言优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已无从考证,但可以推测的是,诗人可能是在某个夜晚,独自登上高楼远眺,被眼前的美景所打动,从而创作出了这首诗歌,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美景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渴望,这种情感在晚唐至五代时期的社会背景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因此这首诗也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