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枯木寒泉
唐·李商隐
幽谷深藏古木寒,
清泉潺潺绕枯干。
但怪朱丝韵枯木,
那知古润坠寒泉。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政治腐败,个人仕途也颇为坎坷,李商隐的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作往往寓意深远,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在幽深的山谷中,古老的树木在寒风中挺立,
清澈的泉水绕着枯干的树干潺潺流淌。
人们只惊奇于那枯木上似乎还残留着红色的琴弦之音,
却哪里知道,是古老的润泽之水从寒冷的泉眼中滴落,赋予了枯木新的生命。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幽谷中的枯木与清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力的深刻感悟,枯木象征着生命的衰老与枯竭,而清泉则象征着生命的源泉与活力,诗人通过“朱丝韵枯木”的意象,暗示了即使生命看似枯竭,也可能蕴含着不为人知的生机与活力;而“古润坠寒泉”则揭示了这种生机的来源——古老而润泽的泉水,它赋予了枯木新的生命。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借物言志,通过枯木与清泉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幽谷中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诗人通过“但怪”与“那知”的对比,巧妙地表达了人们对生命现象的不同认知和理解,这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给人以启迪和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仕途不顺、人生低谷的时期,面对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困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感悟,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希望,他通过枯木与清泉的对比,暗示了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保持对生命的热爱和追求,相信生命的源泉和活力终将带来新的生机和希望,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深刻的哲理思考,使得这首诗具有了超越时代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