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实未成心尚苦,不甘桃李傍疏篱。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

咏梅

宋·陈亮

鼎实未成心尚苦,不甘桃李傍疏篱。

寒枝瘦影横斜处,雪压风欺更傲奇。

作者简介

陈亮(1143年—1194年),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南宋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永康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一生力主抗金,反对议和,曾五次上书孝宗,但均未得到采纳,他的著作丰富,包括哲学、政治、文学等多个领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果实尚未成熟,内心依旧充满苦涩,不愿像桃李那样仅仅依傍在稀疏的篱笆旁,在寒冷的枝头,瘦弱的身影横斜而出,即便遭受雪压风欺,也展现出更加傲岸奇特的姿态。

释义

“鼎实未成心尚苦”一句,以鼎中果实未成熟比喻自己壮志未酬,内心充满苦楚。“不甘桃李傍疏篱”则表达了诗人不愿像桃李那样只追求安逸,而是希望有所作为,不甘平庸,后两句则通过描绘梅花在寒枝瘦影中的傲岸姿态,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坚韧不拔和抗争精神。

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为题,通过描绘梅花的品格和姿态,表达了诗人对坚韧不拔、抗争到底精神的赞美,首句“鼎实未成心尚苦”以鼎中果实未成熟为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的内心世界,次句“不甘桃李傍疏篱”则通过对比,突出了梅花不愿平庸、追求卓越的品格,后两句则通过描绘梅花在恶劣环境中的傲岸姿态,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品格,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体现了他的政治理想和人生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思进取,而北方金朝势力强大,对南宋构成了严重威胁,陈亮作为一位力主抗金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深感国家危亡之际,自己虽有壮志却难以施展,内心充满苦楚,他通过描绘梅花的品格和姿态,来表达自己对坚韧不拔、抗争到底精神的赞美和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许多有志之士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