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马仰秣成语的释义为:形容音乐或言辞美妙动听,连正在吃草的马都仰起头来,专心致志地倾听。“六马”指古代天子驾车的六匹马,“仰秣”则表示马停止吃草,抬头倾听,用以强调音乐或言辞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1、六马仰秣的拼音:
liù mǎ yǎng mò
2、六马仰秣的释义:
原意是指六匹马停止吃草,抬头倾听美妙的音乐,形容音乐或言辞极其美妙,连马都为之吸引,停止进食而仰望。
3、六马仰秣的出处:
出自《韩诗外传》卷七:“昔者,舜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其诗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其诗曰:‘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舜歌起,南风至,觳觫而苍梧云起,二妃从之,舜乃抚琴而歌,是时,天下和,禽兽皆来,凤皇翔于庭,麒麟游于郊,夔龙舞于宫,龟鳖应于阶,百兽率舞,百谷时熟,而民人无事,故曰:‘《南风》之诗者,生长之音也。’《诗》曰:‘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夫琴之大小,材有长短,弦有缓急,而声有清浊,非有常也,及至和之,通而不滞,清而不塞,动而不乱,邪而淫,未始有常也,及夫调以人手,声之美者,有手有口,声恶者,有手无口,昔者,师旷鼓琴,猛兽为之伏,飞鸟为之下,郑师文闻之,弃家从师旷于方山,心不辍琴十日,手指尽痑,师旷曰:‘此所谓病生不辍时也,夫声烦则淫,声戚则悲,声清则廉,声浊则爱,声沈则怒,今汝手痑未愈,而心疾已甚,汝之艺其可成也?’师文乃舍琴而叹曰:‘文非弦索之流,心非手口之役,所好者,意也,夫意其可强乎?’师旷曰:‘不可,夫意者,言不能及也,夫声,意之形也,形不能及意,而意能及声,吾是以师声而不师形也。’师文乃退而闲居三月,不复见师旷,师旷怪而问之,师文曰:‘文所存者,不在弦索也,所志者,不在声音也,心澄于内,而形应于外,是取无不得,至无不通,夫手口者,余事也,所务者,意也,形随于意,而意融于声,是故,手之,或挥或止,口之,或吟或咏,意之,翕张玄微,而声之,抑扬顿挫,皆得其和,而中其节也,故曰:师旷之耳,不若师文之心。’师旷乃起而谢曰:‘文来,吾几失子矣!’师文反居上处,师旷退居炕下,拊琴而歌,师文听之,始而叹曰:‘美哉!洋洋乎盈耳哉!’既而曰:‘善哉!既和且平矣!’既而曰:‘殆哉!深而不滞,清而不塞,动而不乱,邪而不淫矣!’既而曰:‘嗟乎!此非心手和声者也,夫心手和声,久而愈妙,夫是之谓大成。’师旷抚琴而歌,师文听之,终日不释琴,以至于惑,师旷曰:‘文来,何勤若此?’师文曰:‘文所感者,乃在于是,昔者,夔善琴,尧以为乐正,舜以为司乐,夔死,以乐事授伯牙,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鱼听而跃,兽闻而舞,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言其妙通于神也。’”
4、六马仰秣的例句:
他的演讲精彩绝伦,犹如天籁之音,令在场的听众无不六马仰秣,为之动容。
5、六马仰秣的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音乐或言辞等。
6、六马仰秣的示例:
古代有位音乐家弹奏古琴,琴声悠扬动听,连正在吃草的六匹马都停下了咀嚼,仰起头来倾听,这就是“六马仰秣”的生动写照。
7、六马仰秣的近义词:
余音绕梁、绕梁三日、天籁之音(这些成语都形容音乐或言辞美妙动听,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8、六马仰秣的反义词:
不堪入耳、索然无味(这些成语形容声音或言辞乏味、难听,无法引起人们的兴趣或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