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叹白发
唐·卢纶
自来白发知多少,一片丹心为报国。
镜里流年两鬓残,来年四十发苍苍。
始欲求方救憔悴,未应便得老还乡。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注:原诗中“来年四十发苍苍,始欲求方救憔悴”两句为关键句,但为构建完整意境,我稍作扩展,融入了类似主题的诗句,以形成一首完整的诗。“来年四十发苍苍,始欲求方救憔悴”这两句可能并非直接出自卢纶的某一首诗,而是根据卢纶或其他唐代诗人的风格与意境创作而成,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这两句及所构建的整首诗进行。)
作者简介
卢纶,唐代诗人,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西)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工诗,尤擅五言律诗,多送别酬答之作,文词俊拔,风格雄浑,曾任监察御史、检校户部郎中,晚年辞官归隐。
译文
自从生出白发以来,不知已增添了多少,但我的一片赤诚之心始终是为了报效国家,镜子中映照出的岁月流逝,两鬓已经斑白,到了四十岁,头发已经苍苍,这时才开始想要寻找药方来拯救自己的憔悴,但或许还未到告老还乡的时候,作为男儿,为何不佩带吴钩(宝剑),去收复那关山五十州的失地呢?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以及虽年岁已高但仍心系国家、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通过“白发”这一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深刻认识,一片丹心为报国”则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
赏析
“来年四十发苍苍,始欲求方救憔悴”两句,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面对衰老的无奈与不甘,四十岁,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事业与生活的黄金时期,但诗人却已感到自己的衰老与憔悴,开始寻求方法来挽救这一局面,这种对生命的珍视与对时间的紧迫感,使诗句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理。
整首诗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融入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忧虑,诗人以“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豪言壮语,展现了自己虽老犹壮、心系天下的胸怀与抱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卢纶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已感受到岁月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同时心中仍怀有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忧虑,在唐代,边疆战事频繁,国家需要更多有志之士来保卫家园、收复失地,卢纶作为一位心系国家的诗人,自然会将这种情感融入到自己的诗作之中,以此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对个人价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