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醉中遇水仙
朝代:宋代
作者:杨万里
醉眼波心欢有遇,水仙倾盖正相看。
凌波仙子生尘袜,步月佳人堕玉钗。
风露满庭人迹少,星河当户影徘徊。
此中真意谁能解,一笑相逢万虑灰。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余首,被誉为一代诗宗,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语言通俗易懂,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七言绝句,被誉为“诚斋体”,他的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译文
醉眼朦胧中,我在水波中心欢喜地遇到了水仙,它仿佛也倾盖相迎,正与我深情对视,水仙如同凌波而来的仙子,穿着生尘的袜子,又似步月的佳人,不小心遗落了玉钗,风露满庭,人迹罕至,只有星河当户,影子在夜色中徘徊,这其中的真意谁能理解呢?只是一笑相逢,万虑皆空。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醉眼朦胧中遇到水仙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将水仙描绘得栩栩如生,如同仙子一般,诗人通过水仙的形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诗中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以“醉眼波心欢有遇”开篇,点明了诗人醉眼朦胧中遇到水仙的情景,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水仙倾盖正相看”一句,将水仙拟人化,使其具有了人的情感,与诗人形成了深情的对视,后两句“凌波仙子生尘袜,步月佳人堕玉钗”则进一步描绘了水仙的美丽形象,使其更加生动、形象。
在表达手法上,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将水仙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就在读者眼前,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情感有关,杨万里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谪,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可能会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这首《醉中遇水仙》可能就是诗人在某个醉意朦胧的夜晚,遇到水仙并受到其美丽形象的启发而创作的,通过这首诗,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心灵自由的追求,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