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庭竹
唐·李中
曾闻凤向此中栖,翠竹高高百尺齐。
戛玉敲金声韵响,露华凉叶影参差。
仙坛月冷吹箫客,凤辇秋闲步斗魁。
会须百尺参天直,白发空嗟拱把诗。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中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中,字有中,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他是南唐的著名诗人,以诗文著称,尤其擅长五言律诗,李中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受后人喜爱,他的作品在《全唐诗》中有收录。
译文
曾听说凤凰曾在此栖息,翠绿的竹子高高地长到百尺齐整。
竹声如玉击金般清脆响亮,露水滋润下的竹叶影子参差不齐。
仙坛上月色清冷,有吹箫的客人,凤辇在秋天里悠闲地行走于星斗之间。
竹子一定会长到百尺参天般高直,而我空自叹息只能写些赞美幼竹的诗篇。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庭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竹子高洁品质的赞美,以及对自己才华未能得到充分施展的感慨,诗中“会须百尺参天直”一句,表现了竹子坚韧不拔、向上生长的精神,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而“白发空嗟拱把诗”则流露出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未能实现抱负的无奈与叹息。
赏析
这首诗以庭竹为题,通过对竹子的生动描绘,展现了竹子的高洁与坚韧,首联以“曾闻凤向此中栖”起笔,既点明了竹子的高贵品质,又增添了神秘色彩,颔联“戛玉敲金声韵响,露华凉叶影参差”则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描绘了竹子的声韵之美和形态之美,颈联“仙坛月冷吹箫客,凤辇秋闲步斗魁”则进一步渲染了竹林的清幽与神秘,尾联“会须百尺参天直,白发空嗟拱把诗”则表达了诗人对竹子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以及对自己未能实现理想的无奈与叹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已难以详考,但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李中在描绘庭竹的同时,也寄托了自己的情感与理想,他通过对竹子的赞美,表达了对高洁品质的向往和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追求,他也通过“白发空嗟拱把诗”一句,流露出对自己年华老去、未能实现抱负的无奈与叹息,这种情感与理想交织在一起,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刻的内涵和动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