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寄李儋元锡
唐·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数疑吾子更名字,
将谓平生又失君。
(注:根据关键词“数疑吾子更名字,将谓平生又失君”,这两句在原诗中并不连续出现,且略有出入,为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其融入诗中并保持整体意境连贯,但需注意,这样的改动并非原诗内容,原诗中并无直接连续出现这两句,以下分析基于改编后的内容。)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作以描写山水田园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去年在花开的时候与你分别,今年花开又是一年过去了,世事难以预料,心中满是春愁,独自难以入眠,我身体多病,思念着田园生活,而县里百姓流亡,我领取俸禄却感到惭愧,听说你打算来看望我,我却多次怀疑你是不是改了名字,以为此生又要失去你这个朋友了。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世事无常、个人境遇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比去年的离别与今年的重逢(虽未实际重逢,但心中期盼),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变迁,诗人也表达了对自身身体状况的忧虑,对百姓疾苦的同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首联以花开为引子,引出与友人的离别与重逢的期盼;颔联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与春愁的笼罩;颈联转而写自身境遇,身体多病与对百姓疾苦的同情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尾联则以友人的来访为引子,通过“数疑吾子更名字,将谓平生又失君”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失去友人的恐惧,使全诗情感达到了高潮。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应物担任地方官期间,当时,他身处官场,却心系百姓,对社会的黑暗与不公深感忧虑,他身体多病,对田园生活充满向往,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身境遇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虽然“数疑吾子更名字,将谓平生又失君”这两句并非原诗内容,但将其融入诗中,更增添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