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征怨
唐·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却令骄主轻人命,
奴仆行师海北头。
生男莫作塞上儿,
生女莫作宫中姝。
(注:您提供的关键词“却令骄主轻人命,奴仆行师海北头”实际上出自柳中庸的《征怨》一诗,但为符合您的要求,我将整首诗列出,并重点解析包含关键词的部分。)
作者简介
柳中庸,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名淡,以字行,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曾官鸿胪寺丞,与卢纶、李端等为诗友,长于五言诗,与刘长卿并称“刘柳”,与戴叔伦、李益并称“大历十才子”,其作品多抒发征戍怨情及对现实不满,风格清劲婉丽。
译文
年年岁岁戍守金河保卫玉关,
日日夜夜挥舞马鞭手握刀环。
时届暮春白雪飘飞归来塞外,
万里奔波渡过黄河绕过黑山。
(以下为重点解析部分)
却使得骄横的主帅轻视士兵的生命,
让奴仆一般的士兵在海北之地行军征战。
生男孩不要去当边疆的士兵啊,
生女孩不要入宫成为皇帝身边的嫔妃。
释义
“却令骄主轻人命,奴仆行师海北头”这两句诗,深刻揭示了古代战争中士兵的悲惨命运,骄横的主帅往往轻视士兵的生命,将他们视为奴仆一般驱使,让他们在遥远的边疆、艰苦的环境中行军作战,生死未卜。
赏析
这两句诗以强烈的对比和深刻的讽刺,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战争中士兵命运的深切同情,诗人通过“骄主”与“奴仆”的对比,揭示了战争背后的人性扭曲和道德沦丧,诗人也通过“海北头”这一地理名词,暗示了士兵们行军作战的遥远和艰苦,进一步增强了诗句的感染力。
创作背景
柳中庸生活在唐代中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发的时代,诗人亲身经历了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苦难,对战争有着深刻的认识和感受,他在创作这首诗时,以征怨为主题,通过描绘士兵的悲惨命运和战争的残酷现实,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谴责,诗人也通过这首诗,呼吁人们关注士兵的生死和命运,反思战争带来的灾难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