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使著书嘲尚白,会应华发兆非熊。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嘲白发

唐·韦庄

纵使著书嘲尚白,会应华发兆非熊。

床头鼠璞难相值,瓮里醯鸡不解雄。

老去功名空自惜,年来人事半成空。

唯应清夜梦归处,月满前山一径松。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约836年-约91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动乱的年代,亲身经历了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后入蜀依附前蜀王建,曾任前蜀宰相,韦庄的诗风清新自然,词则婉约多姿,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译文

即使我写下诗篇嘲笑自己的白发,或许这白发正是预示着未来不凡的征兆(非熊,古代占卜术语,常用来预示吉祥或非凡成就),床头的玉石(比喻才华或珍宝)难以被世人赏识,瓮中的蠛蠓(比喻见识短浅的人)无法理解雄鹰的志向,年老之后,对于未实现的功名只能暗自惋惜,近年来的人事多半已成过眼云烟,唯一能让我心灵得到慰藉的,或许只有在清冷的夜晚梦中回到故乡,那里月光洒满前山,小径旁松树苍翠。

释义

本诗通过自嘲白发,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首联以自嘲开篇,暗示即使面对衰老,内心仍怀有不凡的志向,颔联通过比喻,抒发才华不被赏识的无奈,颈联则是对年老功未成的遗憾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尾联则转向对故乡的思念,以清夜梦归的美好愿景作为慰藉。

赏析

韦庄此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自嘲与比喻,巧妙地表达了对个人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诗中既有对个人才华未展的无奈,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更有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尾联的梦境描绘,为全诗增添了一抹温馨的色彩,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权更迭频繁的时代,他亲身经历了黄巢起义的破坏和唐朝的灭亡,后入蜀依附前蜀王建,在这样的背景下,韦庄的诗歌往往带有浓厚的时代色彩和个人情感,本诗可能是在他仕途不顺、年老体衰之时所作,通过自嘲白发,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许,同时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