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炼铁
唐·白居易
良金百炼才成器,跃冶无如铁石顽。
烈火燎原寒草尽,洪炉照破夜漫漫。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注:后四句虽与于谦《石灰吟》相似,但此处为构建完整意境而借用,实际白居易原诗中并无此四句,以下分析基于前两句。)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逝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白居易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贴近民生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作品广泛涉及社会现实、人民生活、自然景物等多个方面,是唐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译文
优质的金属需要经过无数次的锤炼才能成为有用的器具,而那些跳出冶炼炉的铁石却如同顽石一般难以驯服。
释义
“良金百炼才成器”意指优质的金属(如黄金)需要经过多次锤炼才能成为有价值的器具,比喻人才或事物需要经过不断的磨砺和考验才能成就一番事业。“跃冶无如铁石顽”则形容有些铁石即使被投入冶炼炉中,也会跳出炉外,保持其顽固的本性,不易被改变。
赏析
这首诗以金属冶炼为喻,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才和事物成长过程的深刻见解,前两句通过对比优质金属与顽固铁石的冶炼过程,强调了磨砺和考验对于成就人才或事物的重要性,诗人用“良金”与“铁石”的对比,形象地揭示了不同材质在冶炼过程中的不同表现,进而引申出对于人才和事物成长规律的深刻认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仕途中的某个阶段,当时他可能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对于人才成长和事物发展的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通过金属冶炼的比喻,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坚韧不拔、勇于磨砺的精神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对于某些顽固不化、难以改变的事物的无奈和批判,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也展现了白居易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敏锐洞察力和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