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早朝
唐·王维
皎洁明星高,苍茫远天曙。
喧呼马暝起,疾驱不敢行驰道,
辨色才能认掖垣。
无因得见汉家亲,
一出阑干泪满巾。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王维精通诗、书、画、音乐等,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译文
明亮的星星高高挂在天空,苍茫的远方渐渐露出曙光,马儿在喧闹声中惊醒,我匆忙驱马前行,却不敢在驰道上奔驰,直到天色微明才能辨认出宫墙(掖垣)的位置,没有机会再见到皇帝(汉家亲,借指唐朝皇帝),走出宫门时,泪水已经湿透了衣襟。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早朝时的情景,通过“疾驱不敢行驰道,辨色才能认掖垣”两句,生动展现了诗人对朝廷的敬畏之心以及早朝时的紧张氛围,诗人以明星高挂、远天曙光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庄严而神秘的氛围,随后通过马儿的喧呼、自己的疾驱,以及天色微明时才辨认出宫墙的细节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氛围,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无法再见皇帝的遗憾和悲伤。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朝时的情景,通过自然景象与人物行为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庄严而神秘的氛围,诗人对细节的把握非常到位,如“喧呼马暝起”、“疾驱不敢行驰道”等,都生动地展现了早朝时的紧张与忙碌,诗人也通过“辨色才能认掖垣”等句,表达了自己对朝廷的敬畏之心,最后两句则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无法再见皇帝的遗憾和悲伤,使整首诗在情感上达到了高潮。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王维在朝廷任职期间,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和画家,王维在朝廷中担任了一定的官职,并经常参与早朝,这首诗可能就是他在某次早朝后的有感而发,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朝廷的敬畏之心以及对无法再见皇帝的遗憾和悲伤,这也反映了当时朝廷的严格等级制度和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这首诗也展现了王维作为一位杰出诗人的敏锐观察力和细腻情感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