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劳歌
唐·杜牧
前王扇暍力已劳,
后王舞雩功不省。
古来贤俊多坎坷,
道傍车马起尘埃。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他生活在晚唐时期,才华横溢,诗文兼擅,尤其以七言绝句著称,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牧的诗歌内容广泛,风格俊爽清丽,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先前的君王为解救百姓的酷热(扇暍,指为中暑的人扇风解暑)已经付出了巨大的辛劳,
而后来的君王却在舞雩台上享乐,对先前的功绩毫不省察。
自古以来,贤良俊才多遭遇坎坷不平,
道路旁的车马扬起尘土,象征着世事纷扰、人心不古。
释义
“前王扇暍力已劳”描绘了古代贤君为百姓解忧的辛劳;“后王舞雩功不省”则讽刺了后来君王忽视前人功绩、沉迷于享乐的行径。“古来贤俊多坎坷”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上贤才遭遇不幸的同情与感慨;“道傍车马起尘埃”则借景抒情,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与人心的不安。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前王与后王的行为,批判了后世君王忽视前人功绩、不体恤民生的现象,杜牧以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古代贤君的敬仰和对后世君王昏庸无能的愤慨,他也借古讽今,对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病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诗中“古来贤俊多坎坷”一句,更是道出了历史上许多贤才的悲惨命运,引人深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杜牧晚年时期,当时唐朝已经走向衰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百姓生活困苦,杜牧作为一位有识之士,对国家的命运深感忧虑,他通过这首诗,既表达了对古代贤君的怀念和敬仰,也批判了后世君王的昏庸无能,寄托了自己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忧虑和对贤才命运的深切同情,这首诗也反映了杜牧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精神。